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通是隋代儒家学者,《隋书》未为王通立传,《新唐书·王绩传》说:“兄通,隋末大儒也。”《旧唐书·王勃传》也提到王通,说其祖王通“依《孔子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足见王通是唐初王绩、王勃家族中的一位著名学者。王通卒后,其弟王凝及其子王福畤编次王通的遗说,成为《中说》一书,亦称《文中子中说》。《中说》实际上是王通的言行录,书中内容模仿《论语》。在《论语》中称孔子为“子”,在《中说》中亦称王通为’子”。叙述王通的行迹,亦模拟孔子,如孔子最好的弟子颜渊早死,王通也有一个最好的学生早死,这就令人感到可笑了。但是孔子活了七十多岁,王通却享年不永,这就不能与孔子相比了。  相似文献   
22.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认为,纵观整个20世纪,在“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三种主张,即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归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论;从40年代毛泽东提出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义论,到80年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大旗,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主潮;中国文化在21世纪,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为主题,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大创新,从而创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的价值观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形态,以熔铸21世纪的新型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23.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原则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晋大夫白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昭公十二年记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  相似文献   
24.
薛瑄号敬轩,是明代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黄宗羲《明儒学案》称其“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事实上在理气学说方面,薛瑄已提出对于程朱观点的修正意见,并非完全“恪守矩矱”了。朱熹虽然也讲“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说:“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先有是理”;“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行而上  相似文献   
25.
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弘扬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同时  相似文献   
26.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岱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弘扬中华文《以光大民族美德,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经过多方努力,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海内外...  相似文献   
27.
我从二十来岁起,就信奉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所以我为《高校理论战线》写了一篇《我为什么信持唯物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获了奖,我深表感谢。刚解放时,我在清华大学,当时有许多教师喜欢讲理性主义、新实在论,后来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便转变过  相似文献   
28.
中国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之一。在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并起 ,百家争鸣。孔孟老庄与古希腊诸哲 ,东西辉映 ,各具特色。儒家重视人的价值 ,宣扬人伦道德的普遍原则。道家探索天地的起源 ,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墨家宣扬兼爱非攻 ,以苦行救世。迨及汉代 ,儒学定于一尊。两汉之际 ,佛教传入。隋唐时代 ,儒释道三教并立且融合。至宋代而理学兴起 ,达到了理论思维的较高水平 ,恢复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也有一些思想家对理学持批评态度。至 2 0世纪新思潮勃兴。总而言之 ,中国哲学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时至今日 ,在注…  相似文献   
29.
现在分析、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非常重要。前几年反传统成了时髦的口号,“全盘西化”思想猖獗,这种情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很有害,现在应该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加以批判、分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是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也是向往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处在民族危机下,一  相似文献   
30.
文化知识基本书目──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24日作者:张岱年《中华读书报》提出“跨世纪中国人该读什么书”希望人们参加讨论,编者要我发表意见,开一书目。我是研究哲学的,“三句话不离本行”,难免偏重哲学书。姑且开列,聊供参考。这里只开列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