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人类生活充满了许多矛盾,因而引起许多问题。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由于有许多问题,所以引起许多忧虑。孔子以为“仁者不忧”,但未达到仁者的一般人还是有忧的;而仁者亦有所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庄子更以为仁者多忧:“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揭》)苗子对人类生活中的问题词比较易优的说明,他说:“人主而和部,饮而不得则不能无米,来而无巨星分弄则不能不争。令则乱,乱则穷。”(《日…  相似文献   
52.
53.
试谈「横渠四句」张岱年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所写的著作中多次引述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称之为“横渠四句”。例如《新原人》的《自序》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在他的晚年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  相似文献   
54.
十卷本巨型文明史著作《中华文明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巨大成就。多年以来,人们希望看 到比较详细的中国文化史著作,这部书的出版,满足了这个多年的愿望,这是值得称赞的。 这部巨著分为十卷,第一卷史前,第二卷先秦,第三卷秦汉,第四卷魏晋南北朝,第五卷隋唐,第六卷宋辽金,第七卷元代,第八卷明代,第九卷清代前期,第十卷清代后期。  相似文献   
55.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改写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影响较大。中国哲学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思想,可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既要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化,也要借鉴吸取两方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56.
文化发展的自觉设计张岱年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上古时期以至中古,各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展,而各具特色。自16世纪以后,西方社会突破了封建等级制的束缚,率先进入近代文明时期,而中国仍在原来轨道上徘徊。到18世纪,西方列强东侵,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压之下,中...  相似文献   
57.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古代哲学思想发端于殷周时代,至春秋战国而达到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汉代经学成为学术的正统,但也出现了“好深沉之思”的扬雄与以“疾虚妄”为宗旨的王充。魏晋时期,玄谈之风流行,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立,到宋代而理学兴起,理学批判地吸取了佛老的理论贡献,为先秦儒学提供了  相似文献   
58.
我为什么信持辩证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代之初,我二十几岁,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等,当时这些著作的中译本虽然译笔欠佳,但还能窥见大旨。又读了李达翻译的《辩证唯物论教程》,深喜其中引述的列宁《哲学笔记》的条文。当时我广泛阅读了古今中西的哲学著作,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现代西方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