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课堂有效性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教师业务水平与职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性,以开放的理念应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解决策略,以拓展有效性的研究视角,给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某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当信息借助传播进入公众领域为其所用时,它的意义与价值才有被认同的可能。由于档案信息要受到自身原始性、历史性、真实性及政治性等特征束缚,受到开放期限、信息保密等相关法规及现行体制制约,使得原本并不强势的传播功能更加受限。纵观国内档案网站、编研出版物、文化大讲堂及档案主题展等众多形式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逐步展开,传播主体的主动性、公众获取的档案信息量、参与档案活动的公众数量等方面的变化都为档案信息传播走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费预算都占到了年度总经费的10%左右。文章详细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G2B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具有相似可比度的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各政府门户网站的G2B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考察滨海新区政府网站G2B功能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是1999年通过资源整合组建起来的。通过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实验教学硬件和软件资源共享,成为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特别是学校投资建设的数字显微互动教学实验室和形态学网络化教学系统,这些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2006年该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折中教学法受到我国外语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然而,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将从管理学角度,划分析中教学法的三个应用阶段。并基于此,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SMART准则)法对折中教学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听说是人们获得语言信息基本手段,属于交际语言。根据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其中45%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作为人际间的语言交际行为,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外语教学中,听力作为一种能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的状况正在改变。为此,提出进行多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伴随信息平台的多元融合与扩展,目前档案用户的信息行为已经超越了传统定位,其角色正在向“去中心化的构建者”“信息诉求者”“个性化信息行为表达者”及“信息决策者”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也赋能综合性档案馆对用户信息行为的预测分析、信息内容订制、信息的表达与利用反馈等进行深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重点挑选200位参与度较高的档案信息用户,对其参与档案信息微传播的行为进行调研,结果揭示出这部分信息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变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档案信息微传播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着相关的引领及提示作用,也将为微平台下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档案信息用户角色的培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切片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课程数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摄像机扫描高质量的组织切片(载玻片),通过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数字切片浏览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扫描系统,其过程全自动、智能控制,快速、稳定地扫描,显微图像连续采集,图像融合、拼接、压缩形成数字切片。数字切片的使用不依赖于显微镜,通过网络进行切片观察、学习、交流等;整张切片全视野信息,分辨率高,切片清晰,色彩逼真;终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可以观察,用鼠标操作可以选择切片任意位置,进行定倍及任意倍率的放大或缩小,模拟显微镜观察模式。应用数字化切片架构形态学实验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促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变革,促进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