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共同的理想信念、自由的探究精神及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民国大学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师生以学问为旨趣,教授前导,学生从游,朝夕相处,相互交流,关系融洽。教授对学生进行学业引领,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推荐工作。师生之间通过面对面交流、书信往来及联谊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见之温馨,思之感动。反思当今,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担当育人使命、关心爱护学生、培育学生学术兴趣、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  相似文献   
52.
学术责任是大学教师应尽的职责.大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负责、对科学负责、对社会负责.目前大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忽视人才培养、违背学术道德、缺乏社会责任等不良现象,对此,需要通过培养独立人格、遵守学术规范、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把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3.
开展学术批评 提高学术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批评是学者的治学之道,是学术进步的催化剂,是追求真理、提高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学术需要批评,批评不繁荣,学术也就无法繁荣。因此应开展学术批评,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54.
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意忠 《教育探索》2002,26(10):5-7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是使教育评价活动客观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本首先对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较,然后论述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在我国,教育评价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强调社会服务,轻视个人需要,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功能异化,这已远远适应不了目前多元价值主体的现实需要。科学的教育评价,应该以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评价主体为依据,通过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作出科学评判,发挥教育评价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教授聘任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授治学急功近利,影响了学术发展的进程。美国教授终身制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保护教授学术自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探究美国教授终身制的起源、聘任、作用与变革,对我国教授聘任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与地方院校现有培养条件的矛盾,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章分析了目前地方院校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情况下存在着学校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生源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导师素质不高,队伍不稳;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学位论把关不严,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8.
论大学教师的生存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分类越来越多,专业化越来越明显,不同职业者在其工作岗位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存方式。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以学术为生,从事高深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培养了其独特的生存方式,那就是物质生活的朴实性、道德行为的高尚性、学术活动的创新性、社会活动的批判性。一、物质生活的朴实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物质需要为前提和基础,但是又不能局限或沉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哲学家冯友兰曾提出过人生四境界说:体现生存需要的“自然境界”;体现安全和社会需要的“功利境界”;体现社会成就和自…  相似文献   
59.
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6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张意忠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促使身心健康的发展,江西师大教育系于1993年10月成立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义务队,”招聘了本系25位大学高年级同学为队员,并特邀了由心理学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等66人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