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前两天偶然在路旁看到一辆货车在运送盆景,原来是家“盆景出租”店。我好奇,跑去问司机生意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啦,现代人么,好命,查查某人(即女人)不煮饭,买盒饭米吃,查查某人(即男人)开公司,谁要种盆景?公司小姐一个比一个”笨惮“(即懒惰),谁肯去浇水?  相似文献   
72.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险峻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啾啾,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  相似文献   
73.
不朽的失眠     
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学法:朗读,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读书、念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称之“美读”。  相似文献   
74.
一碟辣酱     
有一年,我在香港教书。港人非常尊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自己家里请了一桌宴席,有十位教授赴宴,我也在内。这种席,每周一次,务必使校长在学期中能和每位教员谈谈。我因为是客,所以列在首批客人名单里。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兴致勃勃地去赴宴。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子自己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味。也许由于厨子是汕头人,他在诸色调味料中加了一碟辣酱,校长夫人特别声明是厨师亲手调制的。那辣酱  相似文献   
75.
其实,我很喜欢我的房间。那是一间有墙壁、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而且,我的故事书、玩具也都放在那里。还有,  相似文献   
76.
雨荷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昂然挺立。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竞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相似文献   
77.
我在     
小的时候老师点名,我们一一举手说:“在!”当我来到拉拉山,山在。当我访水,水在。还有,万物皆在,还有,岁月也在。转过一个弯,一棵巨大的古树——神木便在那里,在海拔1800米的地方,在拉拉山与塔曼之间,以它54米的身高,面对1.62米高的我。它在,我在,我们彼此对望着。想起刚才在路上我曾问司机:“都说神木是一个教授发现的,他没有发现以前你们知道不知道?”  相似文献   
78.
世界上好像没有女人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数做记录,一个女人如果熬到五十年金婚,她会烧五万四千多顿饭,那真是疯狂,女人硬是把小小的厨房用馨香的火祭供成了庙宇。她自己是终身以之的祭司,比任何僧侣都虔诚,一日三举火,风雨寒暑不断,那里面一  相似文献   
79.
我在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是记得的。  相似文献   
80.
对篮板球反弹规律的研究兼谈篮板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篮板球是衡量一个球队实力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法宝。怎样在比赛中抢到更多的篮板球,是每一位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比赛日益紧张激烈,变幻莫测,加之圆形的篮球与圆形的篮圈相碰撞反弹,球的反弹方向与区域似乎难以判断——没有规律可循。在比赛中我们也许会发现身高和弹跳并不是抢篮板球的决定因素,如美国NBA比赛中巴克利的身高和弹跳并不出众(与罗宾逊、奥尼尔相比较),而他的篮板球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