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96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漫笔惯性     
张本常 《物理教师》2005,26(10):16-17
教科书中,惯性是这样定义的:“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第101页)或者“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物理第46页)  相似文献   
102.
对"两课"缺乏真诚的重视,弱化了德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于"两课"教学中的诸多二难命题,又抑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应正视问题,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03.
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很多文字题。文字题是介于式题与应用题之间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数学题。教好这些文字题,能使学生加深掌握和理解数学语言,更好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有助于加强“双基”,培养能力。 一、把握各种文字题的作用,是教好文字题的前提 课本中的文字题主要有以下八方面的作用:(1)有加深理解基本概念的作用,如:“9个8是多少?”“6/7的2/9是多少?”(2)有巩固四则运算各部分名称的作用,如:“被减数是28,减数是15,差是多少?”(3)有加深理解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作用,如:“一个数除以810得9,求这个数。”(4)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如:“5和几相乘得257?”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了一定基础。(5)有巩固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的作用,如:“正方形周长20米,边长是多少米?”(6)有掌握用字母或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作用,如,“x的3倍加8等于20,求x。”(7)有配合四则混合运算的作用,如:“64加上2652除以78的商,和是多少?”(8)有理解各类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的作用,如:“把36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多少?”了解上述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4.
在探讨心理素质的定义、结构及测试工具,探讨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瑞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71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结果:1.当考察心理素质多维度的共同效应后,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先前的研究相对较低。2.学生的认知、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对学生成绩有直接效应,个性心理、心理健康通过认知与社会适应对学业成绩有间接效应。3.具体地说.智力、创造力、人际适应、心身适应、抱负、自制性、独立性、自尊心、轻松兴奋、情绪稳定等对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等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认识,弄清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6.
学习动机研究的特点、问题及走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学习动机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在理论取向上,认知观和社会认知观取代早期的机械论,将学习动机与学习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学习中的认知要素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开始关注学习动机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确立测量学习动机的主要指标和方法。但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动机概念的术语五花八门,缺乏区分效度;不同理论取向并存,难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动机研究模式;研究者对学习动机基本性质的看法存在着重大分歧;过于倚重自我报告的问卷研究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未来,在研究的理论取向上,社会认知理论的优势地位将更加突显,对学习动机内在结构的分析将更加全面系统,在社会认知观的指导下,将建立环境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结果关系的整合模型;在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将得到普遍运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一)“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二)“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些论述,明确地指出了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如何认识这一规律必定影响到语文教学。因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不能不涉及到形象思维问题。下面仅就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9.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的有效形式之一。开放性原则是研究性学习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0.
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在 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以及在 2 0 0 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 ,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教育的涵义  所谓挫折教育 (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 ) ,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 ,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