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96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探讨心理素质的定义、结构及测试工具,探讨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瑞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71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结果:1.当考察心理素质多维度的共同效应后,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先前的研究相对较低。2.学生的认知、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对学生成绩有直接效应,个性心理、心理健康通过认知与社会适应对学业成绩有间接效应。3.具体地说.智力、创造力、人际适应、心身适应、抱负、自制性、独立性、自尊心、轻松兴奋、情绪稳定等对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等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2.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认识,弄清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3.
11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一)“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二)“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些论述,明确地指出了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如何认识这一规律必定影响到语文教学。因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不能不涉及到形象思维问题。下面仅就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的有效形式之一。开放性原则是研究性学习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6.
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在 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以及在 2 0 0 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 ,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教育的涵义  所谓挫折教育 (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 ) ,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 ,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相似文献   
117.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形成了系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它所倡导的各种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当代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原则。一、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人的本性持乐观肯定的态度,认为每个人本能地具有朝着有利于个体潜力充分发挥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或趋向。这种趋向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类把自我中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基本倾向,也就是把个人的内在潜能作最大的实施”。在“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上,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提出:教育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8.
依恋的类型是个体判断自我是否有价值、他人是否能够依赖的依据。自我系统中的自我价值感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在应对压力情境时表现出稳定情绪的核心。安全型依恋使得个体发展过程中学习动机由外在向内在平稳过渡,有着内在动机倾向的学生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比较不容易放弃,也能取得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9.
校园里的手机族越来越壮大,使得手机成了中学生朋友最为关心的数码产品之一。其实,现在的很多低端彩屏机价格已跌破千元大关,有的促销机型甚至只要五六百元就能买到,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暑假刚至,低价手机市场难免会掀起热潮,为了让大家买到最超值的彩屏手机,小编们嘱  相似文献   
120.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卿 《中国考试》2004,(11):19-2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在普通高教和成人高教中,因学校生源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不同,学生作弊的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