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前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的贫乏;二是思想感情不健康。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呢?《与妻书》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  相似文献   
62.
张树林 《科学教育》2004,10(3):57-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高校的扩招、普中的升温,曾以“全方位办学,多途径服务”的模式唱响了大江南北的我们江都市电大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学校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坚持以德育为先导、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学校事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  相似文献   
63.
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己理清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讲清楚“火烧云变化极多”这一主要内容的,培养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的能力。2.结合火烧云变化的图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4.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本文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石油工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教学中的诸多现象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据此提出对教学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含义是对某种物品的消费达到一定量后,则随着消费量的增  相似文献   
65.
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少年,是适合儿童少年个体发展的最佳期教育,日常行为规范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从小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行为对商场空间设计有一定影响。我们必须根据消费者购物观念的变化、消费者主体年轻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等特点 ,在设计时 ,使商场在功能、形式、材质、灯光、气韵上能营造出吸引和打动消费者的购物空间  相似文献   
67.
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工作应着重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工作应着重于应用张树林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目前,成人高校的科研工作存在两种倾向,其一是有些成人高校不重视科研,不能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认为成人高等院校主要看教学。所以一般教师把教学看成硬任务,必须完成,而把科研则视为软指...  相似文献   
68.
通过原型图的循环提升可方便地构造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为了保证QC-LDPC码的性能,消除Tanner图中的短环,首先设计一种算法用于找出原型图中的有害短环,然后提出一种贪婪算法用于对提升后的校验矩阵中的单位循环位移子阵分配适合的循环位移量.与已有的DES算法相比,所提出的贪婪算法在分配循环位移量时施加了更多的限制条件来提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它比DES算法能消除更多的短环.当提升因子为2的整数次幂时,证明了所得QC-LDPC码的校验阵可转化成分块下三角阵的形式.利用该性质,由原型图循环提升得到的QC-LDPC码仅需对基矩阵做预处理就可以实现编码,极大地降低了QC-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69.
张树林 《大观周刊》2011,(52):142-142
会读书不会思考的现象已经很严晕。语文课岂一个“读”字了得?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认识它的功能却不过分夸大,重视而不无限拔高.深入思考操作细节但不大而化之。  相似文献   
70.
对大强度有氧训练的机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名经过系统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参加大强度有氧训练的实验,并进行相关运动能力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表明:大强度有氧训练,对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生物学刺激;建议在制定大强度有氧训练计划时,应合理安排提高快速能力的训练手段,同时注重训练全过程中的运动营养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