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贝多芬称音乐为“人类精神的火花”。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语文和音乐在表达情感,反映生活,倡导美的境界等方面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适时放飞音乐,把音乐的阳光洒满语文课堂,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课文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22.
语文教学与艺术挂钩是何意?众所周知艺术学校的文化课难上,语文课也很难上。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授语文课时与所教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授课会顺利得多,所以笔者说让语文课要"乘着艺术的翅膀"高飞。艺术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有些学生认为文化课不重要,对今后的发展没用。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文化基础薄弱,学不会。如今演艺圈文化功底较薄弱,只是拥有姣好的面容、黄金比例的身材,便有人捧的艺人比比皆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专生有些还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对  相似文献   
23.
从拉康的后结构主义批评来看,伍尔夫《到灯塔去》的"窗"具有想象级的三个主要设定:通过詹姆斯的俄狄浦斯情结所引起的和父亲的冲突,想与母亲合一并体验欢愉的欲望这一系列行为所展示的第一点是无意识想像的起源,再通过对詹姆斯和塔斯莱的欲望和他们共同的欲望客体拉姆齐夫人的描写,说明了第二层次自我的形成,第三个方面是通过描写莉丽感觉到的和班克斯狂喜的合一,拉姆齐夫人与她的欲望客体——灯塔的第三道闪光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自我与他人的认证。以上共同构成了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描绘的基本特色,可以说拉康的想象级在"窗"中得以充分展示,更是一种对"窗"中主体人物关系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24.
文章全面分析了西方当代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主体认证理论的主要构成,并从著名的镜象阶段入手,揭示了拉康主体理论的来源与过程;简要说明了主体认证理论中,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语言符号体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张海蓉 《快乐阅读》2011,(16):190-190
梁思成先生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精辟地诠释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艺术创作中,既要千变万化,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  相似文献   
26.
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实践。   一、成人高校英语学习主体环境分析1 成人高校英语教学的有利条件 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 ,积极性比较高 ,有丰富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 成人英语教学的不利条件 教学起点低而且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对本国语的熟练程度高 ,语言习惯和意识强 ,对新的语言系统和习惯 ,获得的影响。   二、如何开展成人高校公共英语阅读教学  当前各类外语教育教学书籍、期刊杂志上 ,关于中学和普遍高校…  相似文献   
27.
张海蓉 《考试周刊》2014,(74):53-53
<正>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充实多样的生活,就是习作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苏教国标版四下语文教材的《练习4》"处处留心"部分,出现了七个中药名,分别是人参、大黄、茯苓、黄芪、黄芩、川芎、白术。这七个中药名,除了"人参"是孩子们常见的、会读之外,其他的都很少见,若没有工具书的帮助,要读准是极其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