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51.
2006年9月12日,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网上公布了《学前期到8年级的数学课程焦点:追求一致性》(以下简称《课程焦点》),其通过聚焦从学前期到8年级每个年级段焦点领域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了一条课程发展之路,而我国教育部早于2001年就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已实行多年.以往对NCTM数学课程与《课标》的比较研究,在研究跨度、研究内容上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微观比较,对两者某一学段某块内容标准的设置进行分析比较,或是将某一个学段多个内容标准进行比较反思,借鉴其优点,如《中美初中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中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要求的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二是宏观比较,将幼儿园到12年级美国数学课程与中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全程进行比较研究,一般是选取一个立足点,如数学课程基本思想、数学课程目标标准……甚至也有全程的总体比较,如《中美数学课程标准之比较》(在“指导思想、编排体系、学段划分、教学内容”四个方面作了中美比较).在研究方式上,以横向比较为主,也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由于《课程焦点》刚公布不久,国内针对它的研究很少,仅有一些背景介绍,缺少深入的比较分析.本文将在比较的基础上给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2.
数学教育中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佩英  张维忠 《中学教研》2004,(6):F003-F003
算法是一种强有力的通用智慧工具,非常有助于人们学习和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然而从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结果来看,我国当前中学数学教育中“算法”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从文化视角深入探究数学教育中的算法不仅有利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而且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53.
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课程的重建考察中西古代数学的发展,发现分别存在着注重实用性、计算性、算法化与注重理念性、演绎性的不同特点,形成差异的根源是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迥异的数学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中西古代的数学发展不但影响了中西数学课程的演进,而且促进了...  相似文献   
54.
数学与文学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重理,文学重情.另辟蹊径地从文学角度解读数学问题,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独特性与拓展性,而此"三性"又正好暗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由此可观,数学与文学绝非隔着重重屏障,本文就着重解析数学问题与避复修辞之间的相互关联,期望能够增添数学教学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5.
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文化回应性教学备受关注。应用计量可视化软件HistCite 分析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SSCI数据库收录的文化回应性教学研究文献,绘制了文献引证关系图谱,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学研究自2006年后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美国是该领域学术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研究聚焦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理解与课堂实践,文化回应性教学与教师教育;研究内容不断细化、深化与多元化。加强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重视本土建构与国际视野的互动研究,增强基于证据的文化回应性教学实施效果研究,推进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培养的追踪研究是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激发创造性思维诱因,加强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辩证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7.
在简要回顾印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评介了最新与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初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理念与各年级具体内容.各年级具体内容涉及1~5年级的"几何、数、测量、数据处理、模式"等.其对中国数学课程改革有如下3点启示:重视课外拓展活动和数学观念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心算能力和对"货币"的认识;重视培养学生对图形和数据模式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58.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标准的制订与教材的编写都由各州或学区自己来完成.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有:聚焦"代数基础",提前渗透代数概念和思想,寻找平衡点等.《成功的基础》的启示是:应将有关模式内容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同时把代数思想以非正式的形式逐步渗透.  相似文献   
59.
插图质量影响着数学教科书质量和学生对数学的有效学习.通过构建数学教科书插图质量分析框架,对中美三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后发现:三版教科书插图的领域分布相同,但中国两版教科书插图数量偏少、平均密度偏低;美国GM版和中国浙教版教科书在一些领域缺乏具有高情境性和联系性的插图;中国人教版插图质量水平较高,但不够重视插图的准确性;中国和美国的教科书在从图形角度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上有所差异.中国数学教科书应适当增加插图的数量和平均密度,加强高情境性和联系性插图的运用,重视插图的准确性,进一步从图形角度考虑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60.
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文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张奠宙教授曾指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味和世俗的人情味,这就要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数学文化渗入到课程标准、教科书,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教材中理应包含一些介绍数学思想背景知识的辅助材料,如数学史料、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