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7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湘南一带多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小水电站建得多,为适应这种地形、地势特点,建有较多的水坝、水库、山塘。适合山塘、水坝、水库放养的鱼也多为草、鲤、鲢、鳙、鲫等。尤以鲫鱼数量最多。一、钓位山区、半山区山塘、水库多为傍山而修,进水口窄,水流湍急,时常  相似文献   
22.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良 《职教论坛》2004,(27):24-26
创业教育是现代职业中专的一项新的内容.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关系职校学生前途的重大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职业中专的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构和完善职业中专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24.
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问题在于推动知识与素养间的教学转化。素养作为道德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与知识间的转化体现为复杂情境驱动下道德性的知识运用,内容之知与能力之知、德性之知的创造性整合等教学机理,呈现出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知识运用与协作探究以及观念表达与意义反思等阶段性特征。推动两者间的转化,至少需要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设计、结构不良问题的驱动、运用为本的学习样态以及表现性的学习质量评价等。  相似文献   
25.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目前高职教育的热点,也是经济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6.
课程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书法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书法课已越来越多地步入学校课程(多数课名为写字)。然怎样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值得探索。一、循序渐进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按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目的。书法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其中之一。循序渐进应该体现在书法教学的全过程。1.由正书入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书体而言,有篆、隶、行、草、正书等各种,初学者选择哪一种较为合适?历来说法很多,有认为从…  相似文献   
27.
拜伦弯腰把盖司扶起,还为他揩去了脸上的汗水。盖司伸出双臂,紧紧地搂着拜伦,眼里闪着悔恨的泪花。  相似文献   
28.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职业特色”的三维价值取向来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意义,提出了基于三维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29.
张良 《科教文汇》2012,(1):150-150,206
本文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对比,感受到肢体共振运动有神奇的健身效果。试验表明,肢体共振运动能治疗食道癌性病变、胃溃疡、肠道疾病、肩周疼痛、颈椎病变性头痛、大脑缺氧、失眠多梦、口腔溃疡、前列腺炎、便秘出血、长期感冒等。  相似文献   
30.
许多中国学者从政治、经济、医学、教育、人类学、宗教等具体学科以及从中西方的时空观、生死观、爱情观等等抽象层面的不同表现来分析探讨“中西文化异质性”问题。那么国人为什么热衰于谈论这个话题呢?其一,中西文化客观上存在差异;其二,中国学者带有主观愿望。研究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讨论“中西文化异质性”,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