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45.
新的苏教版教科书"化学1"中设置了"氢氧化铁胶体净水"这一实验,但在实际教学中该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氢氧化铁胶体净水实验进行了探索,找到合适的实验条件,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针对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以“铁的化合物”为例,通过打破模块的界限,设计相关真实情景下的问题,融合核心知识和能力,进行问题式复习教学,设计了三个问题组,并对设计意图进行分析,最后对问题设计进行反思,得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7.
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和候选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备受关注的特等奖有1项花落位于西部的重庆市;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获奖数目依旧耀眼,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是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的三匹"黑马",闯入了前十名。建议加大省市县级教学成果的培育力度和遴选水平;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省级行政区教学成果水平的差异;加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48.
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的又一个平衡理论,它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实施学科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粒观是学科观念核心要素,学生微粒观建构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微粒观的视角,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科观念教育,以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49.
对手持技术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手持技术在国内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同时,笔者深入化学教学一线,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0.
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已有的教材演示实验和文献中某些改进实验还存在不足,使学生难以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先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并提出若干实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