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试析高校深化教学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从科学理念的建立和对教学工作体系的认识入手,结合高校教学及管理的一些现状,对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2.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条件。从生态视角探讨创新与金融两者之间关系成为当今学界研究逻辑的必然;二维度和三维度的金融生态系统,演化为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结构和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四维度金融生态系统,通过全链式、多层次和宽领域的金融服务,改进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进而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应制定相应地政策措施,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系统,提高其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最终使得创新引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了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增长的动力,文章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方法,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广东、北京位居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综合排名前三甲,且东部省份是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同时还发现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在其系统结构、系统要素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要小于其系统环境、系统功能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自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先后经历了谋篇布局、实质性建设、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三个阶段,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综合发展阶段、科创趋势、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提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理论逻辑框架,主要包括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以协调发展为有力支撑,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根基,以开放发展为必由之路,以共享发展为最终目的。结合新时期建设的新指示新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的建设路径,应以形成“新聚变”支撑创新发展,以培育“新结构”带动协调发展,以拓展“新布局”推动绿色发展,以构建“新机制”助力开放发展,以打造“高品质”实现共享发展,更好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雄安样板”。  相似文献   
45.
46.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相似文献   
47.
为使学校体育在深化改革中得到持续、稳定、协凋发展,我们就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凋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8.
针对青海省马铃薯多种真菌病害,课题组研制出综防制剂——薯菌清,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薯菌清对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薯菌清对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杀毒矾,在900~3600μg·mL-1浓度下,相对抑菌率达93.67%~100%,LC50为173.15μg·mL-1,其毒力是64%杀毒矾的5.15倍,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9.
50.
张贵联 《江苏教育》2005,(9A):20-21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描绘了我省加快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全省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嘹亮号角,是江苏教育优先发展的助推器,是我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南针,给改革探索者的心里播洒了及时雨,给改革先行者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