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高校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抓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大学商学院为典型案例,总结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七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2.
53.
Nobuaki Kuroki在文[3]中研究了群中粗糙集的上下近似集的性质.但是他的很多结果的证明依赖于上下近似集的定义,从这个角度去证明是很繁琐的,并且很多结果是可以进一步推广得更深刻一些的.文章给出了群中上近似集性质的一种简洁证法,并且推广了上近似集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内学者从很多方面对虚拟经济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一些专著。本文尝试对虚拟经济理论进行探讨,叙述了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的讨论,并结合西方证券投资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5.
张金玲 《家长》2008,(12):22-23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其含义是幼时很少遭受挫折的人,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而深感痛苦。在德国,这一观点比较深入人心,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而形成了富有德国特色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6.
张金玲 《家长》2008,(5):22-23
传统的德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一个听话、守纪律、讲规矩的孩子才是一个好孩子,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有权决定子女的前途。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57.
深化科技查新工作 扩展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查新人员素质、客户交流、查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竞争力、提高查新质量的具体措施,并针对客户群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如竞争情报、专利查新、SCI投稿、前景预测、专题定题服务,扩展高校科技查新机构社会化服务的途径,变被动的科技查新服务为主动,更好地与国际信息咨询服务业接轨.  相似文献   
58.
外国文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担当着重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慢慢渗透,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去实现,而教学手段也应丰富多样,如多媒体教学、电影教学和改编戏剧等。只要发挥外国文学课程的优势,一定可以为人文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9.
张金玲 《考试周刊》2012,(23):86-8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教师教学得法,就可事半功倍。英语教学是一个互动变化、充满趣味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英语教学呈现出丰富性、趣味性和多变性,使课程学习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0.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会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做好有效整合,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