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汉语具有神奇的表达功能,语序的变动是丰富表达功能其中的一种,语序的变动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新意。读之妙趣横生,令人津津乐道。梁启超曾写过一个笑话,说一位学政负责评某县卷子,童生卷子乱七八糟,根本都不会写八股文。评了半天,勉强依照规定录取了三名。卷子上得写评语,怎么写呢?第一名的评语是"放狗屁",第二名的是"放屁狗",第三名的是"狗放屁"。有人见后问他:"同样三个字,有一、二、三名的差别吗?"那学政解释:"这里的学问大了。第一名,是人,  相似文献   
92.
张雨 《教学随笔》2015,(Z1):95-96
<正>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人把良医与良相并举,可见世人对良医的期盼,不亚于对良相的渴望。在古代,留下了不少中医妙联,读来意趣横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时,常与当地著名中医庞名安切磋医道,谈联论对。一次,庞老中医吟出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心领神会,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庞老先生见院中翠竹葱绿茁壮,灵机一动,赞道:"中暑最宜淡竹叶。"苏东坡随口对道:"伤寒尤妙小柴胡。"他俩品茶谈天,论医对联,真是棋逢对手,人逢知音。以上两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都是中药名,巧妙地  相似文献   
93.
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企业要获取整体竞争能力就必须构筑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本文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如何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市场化绩效管理、国际化职业生涯管理等途径来构建适应燃料油业务市场化运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4.
张雨萌 《新闻世界》2014,(4):143-144
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目前几乎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除少数网站如“虎嗅网”、“爱范儿网”等在不断尝试外,其余均采取观望态度。虽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尚不成熟,但其呈现出来的许多特色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虎嗅网”的分析,研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及未来。  相似文献   
95.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如何根据语文教学这个特点,向孩子传授相应的知识,教会孩子创新思维的方法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96.
张雨 《老年教育》2014,(1):46-46
在中国,自先秦至晚清,“大夫”和“郎中”都是官职名称。唐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者的称呼,始见于《唐六典》,即指学习医学的人,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了从医者之通称。  相似文献   
97.
元旦谜话     
  相似文献   
98.
千山一绝     
凡是到辽宁鞍山的千山旅游的人,都要到无量观去看看那里的奇景.特别是由无量观的西阁往上走,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拦住了去路,这就是被称为“千山一绝”的“夹扁石”,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9.
美国作家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的《黄墙纸》和加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办公室》都探讨了女性追求个人空间的主题,深刻揭示了女性身份与女性空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比较,发现这两部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0.
拔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议题。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借助国际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框架,从国家顶层视野、基础设施、培养能力、培养理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培养体系给予全方位分析,指出其中的缺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即构建国家顶层设计清晰、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基础学科支撑、文化氛围良好、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