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1.
从价值维度的视角来解读《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教学层次,在明确价值维度基础上,以"三经四纬"来解析和构建《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教学体系。"三经"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宏观、中观和微观纵向的三层价值维度。以学生为受动者,这些价值维度可分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人格塑造、公民素质提高和人生道路设计四个不同的层次。"四纬"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的横向实施路径,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环节规范化和教学管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终端及信息已经从固定场所发展为手持移动形式,各种移动信息以其全天候全地形,及时性,条件限制性低的特点在大学生周围形成了一个信息圈,切实意识到移动“微”信息圈不仅能够拓展学生工作思路和范式以及优化社会监督学生工作的渠道,而且有利于对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高校学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道德评价主体呈现出多元割据:乡村道德基层组织是其首要社会评价主体;乡村自律性组织是其主要社会评价主体;大众传媒是其重要社会评价主体;初级社会群体是其不可忽视的社会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14.
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网络上所有资源的连通、共享和协同工作,网格技术无疑是实现人们愿望和建立网络资源全面连通的最佳方法,但在提供高利用高效率的同时,网格环境下一些诸如知识产权、隐私性和保密性等问题随即产生。文章针对网格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作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网格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门理论课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意识,要以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二级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来指导课程建设,以提高该课程的科学品位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强国既是根本伦理指向,也是根本伦理动力。毛泽东指出:文化的本性决定了强国是文化道德性的本质功能,但经济与政治条件不充分,或文化力不足以抵挡外来文化入侵,即便道德的文化也不能强国;真正强国的文化应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也是判断文化道德性的根本标准;作为文化核心的道德应发挥特殊的强国功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深刻认识毛泽东文化强国思想伦理深蕴对于繁荣中国文化,实行文化强国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道德建设是构建乡村和谐和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和人文前提。一是确立乡村市场道德理念,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二是健全化解乡村人际矛盾的道德机制,促进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强化乡村公共道德规范,扼制越轨行为,促进村民与社会的和谐;四是营造公平正义的道德环境,发扬扶贫帮困精神,促进乡村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P2P技术     
P2P技术在<财富>杂志中被誉为将改变因特网的四大新技术之一.文章以P2P网络的三大体系为轴简单而精要地向大家介绍了P2P技术的概念、分类、产生背景、实际应用、核心技术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热点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学科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德育课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应该有学科意识,要以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二级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来指导课程建设,以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协作共用,最大限度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本文研究采用OGSA网格体系结构,在各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原有资源服务的基础上,应用Globus Toolkit工具包,建立网格平台,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内有计算能力的资源、存储资源、程序以及数据库等服务实现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