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过程来考察,一方面应当肯定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新中国课程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它又确实存在对“人”促动不力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52.
对“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追问实出于对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割裂、甚或相互对立的现状而对传统教育理论功能观的一种前提性的反思。其意在说明:不能用简单的、线性的思维看待教育理论的功能以及简单地处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从曹文的反驳来看,当前发挥教育哲学对传统教育认识的前提性反思和批判的功能实在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3.
本土化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追求,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本土化的中国教育学,我们才能为世界教育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学屹立于国际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54.
为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国内不少高校在科研奖励上不惜大手笔、高投入,根据学术刊物级别对教师发表论文进行高额奖励,一篇学术论文的奖励低则千元,高则数万甚至数十万元。在某高校,  相似文献   
55.
分团教学法(Groupteaching),亦称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为2~3个团(组),教师根据不同的团(组)的实际水平分别讲授。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复式教学的优点以补救儿童因年龄、基础和能力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进度不可能统一的一种教学形式。分团教学说到底是以对儿童能力的重视为前提的,这比“自学辅导主义”以整个班级为指导单位进行教学的形式确实是一种进步。分团教学从美国输入,兴起于1914年前后,由于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与20年代盛行的设计教学法有更多的相同之处,所以作…  相似文献   
56.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暗含着诸多的前提,是一个有阈限的命题。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仅仅限于理论有启迪实践者、拓展实践者认识的可能。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取决于理论本身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两方面的因素,对这一命题简单、肤浅的理解和套用必然使教育实践遭致伤害。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学生评教在国内高校广泛推行,不少高校将之作为对高校教师教学监督的重要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的举措来加以实施.然而,在众多高校的具体举措中,却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没有发挥出大学生评教的应有作用,导致不少学者对大学生评教的意义产生质疑.高校大学生评教究竟有无意义,如何破解高校大学生评教存在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评教的作用与功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关于评教的争辩 高校大学生评教到底有无意义?目前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颇有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高校大学生评教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诊断、服务等多方面作用,有效的学生评教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全面管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8.
彭泽平 《教育探索》2003,(12):17-18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对语课程性质的认识经历了由“工具”——“基础工具”——“负载化的交际工具”的变迁过程,体现了我国语教育理念五十多年来的转变和发展,对我国语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以消除知识贫困为中心任务的西部人的现代开发。从价值理性来观照,西部人的现代开发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和内容。这两方面决定了教育优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西部地区的独特实际看,坚定地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是西部教育开发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6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冷静地分析,新课改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1.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典型的城市中心取向。从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来看,无论是各门课程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还是教学建设、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过度关注都市儿童的身心发展,忽略了农村儿童的倾向,体现出浓厚的都市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