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467篇
科学研究   18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浅谈BFT英语听力强化训练王艳秋,董耀传BFT为BusinessForeign-LanguageTraining的缩写,即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人员外语培训.它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下属的各个BB培训中心,依据BFT考试大纲进行为期二十周的培训,从听、说、读...  相似文献   
992.
钱梦龙先生积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语文导读法”,在语文教改阵地上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1993年4月在苏鲁豫皖中语会第九届年会——黄山会议上,他为与会者上了一堂成功的示范课 ——《少年中国说》,使我们对“导读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仅谈些片断的收获。 一、有趣的开场谜语,拆除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情境。示范课是借屯溪四中学生上的,师生间是陌生的,如何上好这堂果呢?只见钱先生笑容可掬地走上了讲台,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只讲了姓名),接着言明要进行一次智力测验:猜谜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了。谜语的谜面是“已经发了  相似文献   
993.
论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民族性特征出发.分析了传统中国人物面的构图特点:以不同的时空关系构成面面散点透视:以“我”为中心构成画面主体形象;以尊卑主次间的关系构成夸大的画面形象。并进而从哲学精丰神、宗教精神、伦理精神等方面剖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深层根据。  相似文献   
994.
主持人思骐: 商老师说学诗只有一个办法——读。那我们就跟着过老师去读读看吧。  相似文献   
995.
996.
肉兔的饲养技术一、兔舍要求在建造兔舍时应遵遁下列原则:1.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环境安静的地方。2.建筑材料坚固耐用,地板要求用水泥铺地。3.兔舍要求通风良好、光照充足。4.便于饲养管理、清扫消毒,便于清除粪便。5.能够防止天敌侵入(猫、黄鼠)...  相似文献   
997.
浅谈邱吉尔的“三环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邱吉尔的“三环外交”徐凤传(临沂师专历史系)邱吉尔是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二战期间任首相,曾获得反法西斯战争“三巨头”之一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时势造就了这位英雄。早在邱吉尔第一次任首相时,就为英国战后的世界地位着想,曾提出他的“三环外交...  相似文献   
998.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有这么一首歌:“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歌中的“泝流光”,中华书局一九八○年版的《古文观止》注曰:“逆水而上日泝”(第50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曰:“泝:同溯,逆水而上”(下册第47页);较早的上海春明书店印行的储苏民译注的《古文观止》袖珍本,这样注:“泝,音诉,是逆水上行”(卷十一,宋文部分第142页);上海国学研究社印行的曹国锋译注的《古文观止》亦如中华书店一九八○年版所注。单从为“泝”字作注来说,应该说这些注释都是不错的,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注出此字在本文中应如何理解,以至多年来,无论是我所知道的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白话译注,把“泝流光”都译作“逆流而上”。如臧克家同志译作“波影俱动  相似文献   
999.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七一九年级)的中学生每分钟阅读500字。笔者亦作了调查,130人中仅有11人达N380字左右,绝大部分学生约读230字,还有些学生只读170字左右。更谈不上流畅、理解阅读了。阅读这一基本技能不能掌握,学生只能把精力用在“读”上了。哪里还有精力来“欣赏”文章。更谈不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只能是件苦差。久而久之,谁还想读?再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00.
宣梦传 《班主任》2001,(1):19-19
一天早自修,一男生来办公室悄悄告诉我说,他昨夜放在衣袋皮夹里的300元钱遭窃了.我闻悉一惊,劝他回去后暂不声张.随后,我询问了与他同室的班委,得知失窃有两人,共计人民币5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