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教育学公共课为师范生进入教育事业提供基础知识、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课程设置。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看,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学生中心游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产出导向偏离、在评价反馈上存在改进机制不足等现实困境。从OBE教育理念出发,解决上述问题亟须从理念上聚焦以生为本、施教中统筹资源优势、评价上构建测评体系,通过集“理念—施教—评价”三位一体的路向改革探索,以期推动专业认证理念内化于教师本体,外显于教师教学行为范式,从而提质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2.
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高校课堂教学情境中,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情况普遍存在,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阻碍。从多元共治理论与课堂消极沉默相关内容的梳理出发,探索其基本内涵和理论的适切性。从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发生机制着眼,明确其出现窘困之境的因素。结合多元共治理论,提出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纾解路径,从而降低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现象,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