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技工学校担负着培养生产一线中级技术等级的技术人才的任务 ,其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因此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是技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结合原劳动版第一、二版及96新版钳工工艺学教材的讲授经验 ,谈谈自己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心得。一、建立兴趣教学思想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 ,应寻找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来说 ,可利用专业特点以及组织参观或观看录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在讲解钳工工艺学绪论部分时 ,联系实际讲授钳工应用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应用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技能微格实训研究属于微格教学的实证研究。研究3方面内容:(1)通过专家问卷得出体育教学技能微格实训的技能种类,并利用科学的层次分析法对体育教学技能的各项技能进行权重分析,经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教学技能按权重高低依次为:示范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人体语言技能、评课技能、诊断纠错技能、讲解技能、口令技能、提问技能、结课技能和导入技能。(2)在此评价基础上制定了各项技能的实动l教案及评价菜单,逐级递进层次明确,为体育技能微格实训提供了衡量的标尺。(3)建构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实训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其先进性,可以作为高校体育类师范生教学技能获得的重要应用性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相互交往的加深和自我认知的演变,对身体及其社会意义的探究日益成为跨学科对话的议题。在此视野下观察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其中的身体含义就值得认真看待和深入探求。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出发,以民运会为对象,对多民族国家中与族群、身体和仪式等诸多事项相关的现实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贵州读本"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反映了不同的地方意识,若按等级层面分,至少有中央看地方、官吏看地方和民众看地方等区别。近代以后的中国学界,大多关注文人所归属的最后一类,而忽视了前两类。这其中的缘由是中国治学者需要反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蒿中提取挥发油,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三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5、28、24种成分,相同成分17种,其中开花期黄蒿挥发油种类和含量较多.共有成分主要是篙属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Caryophyll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金合欢烯(Farnesene)、甜没药萜醇(Bisabolol)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这就注定语文教学应当指涉人的灵魂,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可以说.灵性是语文教学中赖以生存的根基。但是许多时候.语文教学往往直接指向功利.给予学生的不是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不能开阔学生生活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丰富精神底蕴,最终导致学生无法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习惯、品德和意志等。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在中学阶段 ,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 ,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步协调地发展 ,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 ,提高学生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 ,我对我校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做了调查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如何加强中等教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调查分析1 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20.
徐新建 《百科知识》2023,(15):87-88
<正>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成为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重要手段,同时思维可视化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具一定的推动作用。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虽然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依旧需要在教师科学地指导下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