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必须在教养过程中持有开放的心态。同时,还需有开放沟通的能力,不是对孩子所传递的信息简单推论,也不是任意缩减其信息,更不是轻易评价和判断,而是一种父母愿意与孩子进行的开放的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小学六年级的贝贝是个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孩子。他小时候比较听话,但自从上六年级以后,喜欢上了摇滚乐,并且非常渴望出去玩,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周六,贝贝想和同学一起出去听摇滚乐,于是他与父母之间有了以下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这位母亲的来信长达万言(限于篇幅,只能摘登一小部分。后面的几篇文章中还将有所提及),并且就在本刊组稿的过程中,这位母亲还多次打电话来咨询,她的无奈和焦虑让我们动容。为了帮助她找出问题的症结,我们约请了三位专家为她把脉。虽然今天在这儿讨论的仅仅是一个特殊的个案,但是这个案例所折射出来的东西值得我们反思。育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危机和问题让年轻的父母们焦虑不已,这种焦虑甚至可能相伴我们一生。育儿的过程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是否想过,或许是我们自己给孩子制造了问题?轻松点,相信成长的自然规律,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最吝啬的行为莫过于不愿意鼓励和赞美他人。亲爱的父母,你对孩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你真是太笨了”?在和孩子一起的岁月里,给予了孩子多少鼓励和赞美?又给予了多少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15.
很多家长是以词汇量大不大、会不会写字等来衡量孩子语言能力的高低的。其实这是语言学习的误区,下面我们将帮助家长澄清一些语言学习当中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6.
女儿彤彤今年15岁了,爸爸妈妈一直对彤彤家教很严,她也一直很听家长的话。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后,妈妈发现彤彤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每次出门前都要在镜子前照上半天。一次周末,彤彤约好了和同学去商场买东西,出门前穿上了“破破”牛仔裤,妈妈发现女儿还悄悄化了妆。这一次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她喝住了彤彤。  相似文献   
17.
在生命的最初,孩子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性格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3岁以后,孩子逐渐从最初狭小的家庭圈走向范围广阔的同伴圈,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发展着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并且随孩子年龄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情绪的社会化以及积极探索、适应周围环境。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还有助于…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法对聋哑学校三到八年级学生共93人进行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难以判断的人数很多。聋哑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他们自身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在移情和利己这两个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别。教师对聋哑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评价较高。利他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聋哑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9.
理性的沟通,就是冷静地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原因,而不是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是错,更不是感情用事和简单草率地否定和斥责孩子。  相似文献   
20.
以杭州市两所幼儿园的96名幼儿为被试,考察幼儿对梦的心理属性的理解及其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经初步理解了梦的非物质性,并认为梦具有共享性;4岁幼儿能较好地理解梦的非物质性,并初步理解了梦的非共享性;5岁幼儿能较好地理解梦同时具有非物质性和非共享性特点。(2)3~4岁幼儿对梦的非物质性的理解好于对非共享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