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021篇
科学研究   348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03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斯蒂格利茨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为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由于在“充满 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分析”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而在2001 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一生著述颇多,涉历 广泛,他的学术研究几乎遍及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包版文化  相似文献   
32.
中西文电子图书系统此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晋生  于澄洁 《图书馆论坛》2005,25(2):105-108,101
对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图有限公司网上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华图书网”和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及Netlibrary、Ebrary、Safari和knovel等8个电子图书系统的概况、内容、检索界面、导航功能、订购模式和整合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中西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加深了解,并为国内电子图书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3.
根据虚实融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和工程认证的要求,开发了基本实验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合作共享三大类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所构建的平台涵盖了17个系列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每年面向校内外8 000多名学生开放,为高校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4.
支慧媛 《东南传播》2018,(7):114-116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庞大而便捷的交通网络,中国高铁、中国桥、中国港等工程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效应,也成为展现国家形象的法宝,逐渐成为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传播常态.笔者尝试以纪录片《辉煌中国》《超级工程3》《透视美国》中的交通专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从视觉基本元素和景别设计原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中美交通工程类纪录片中视觉语言运用的特征及今后同类纪录片制作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37.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德国引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对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8.
39.
电影《我和爸爸》展现了一段爱情般依恋终生的亲情,主人公小鱼从童年开始就怀有朦胧的恋父心理,这种对于父亲的依恋影响了她一生的情感选择.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入探析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在讲述缺失父爱的女孩在恋父情结的主导下如何面对生活和情感的故事,并非真正的传统女性主义电影.  相似文献   
40.
<正>意趣是指在艺术作品中作者借助艺术形象和意境中的思想内容所创造的一种意旨和趣味融和的审美趣味。它是思想和艺术的统一,又称"理趣"、"旨趣"。引用这一解说,我们的习题讲评课是否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又能得到这种审美愉悦呢?高三阶段,考试作为一种常态的检测手段总是让人疲惫,无论是总结性评价测试、形成性评价测试还是诊断性评价测试,不但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也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上好讲评课,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