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决定着课程的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又决定着教师的发展,它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教师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已有了较多的论述。下面,就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上的感悟,谈三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纷纷总结成绩,大谈深化课改的当下,北京市三位历史学科特级教师张增强、李晓风、成学江却冷静思考,尖锐地指出历史课改、历史教学乃至历史教育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可谓“盛世危言”。三位的立论根据是,历史课程几乎没有改变“繁、难、偏”等传统弊端,教学内容繁缛不堪,学生成长所必需的文化素养类知识依然缺...  相似文献   
13.
14.
2004年北京市开始自主命制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经过五年的探索,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已隐然具一家之风格,并且得到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普遍的认可乃至较高的评价。纵观近几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不难看出,命题者始终坚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科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素养为主导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来,在各种全粝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包闱与冲击下,中学课堂教学处在一种喧嚣混乱和极度无奈之中。“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李惠军老师语)让本来鲜活的课常显得苍白和浮躁。我在思考,作为历史教师,我该怎么办?彷徨之中,偶得北京市大峪中学谢国平老师著的《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主体性教育》),读之,顿觉眼前一亮,颇有同感。欣喜之余,便有了推介之念。  相似文献   
16.
转变教育观念,开展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必须具备足以进行素质教育的素质。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协调者、教育领导者的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班主任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呢? 一、博爱众生,长善救失的教育素质 “有教无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具备博爱众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场所 ,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保证。教育的价值取向、质量效益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长远前途。所以 ,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实利 ,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技术的传授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必须包含着人类优秀精神的开发和传递。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资源的反思、梳理 ,需要直接吸收或者创造发扬光大 ,更主要的是以史为鉴 ,在教育中彰显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当代社会的人文精神是从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环境恶化、价值危机、道…  相似文献   
18.
这次年会研讨气氛热烈,观点争鸣激烈,这里刊登不同观点的文章,旨在引起广大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所有文章的观点均不代表本刊。  相似文献   
19.
方略一:抓住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学科主干知识。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在学科体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其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的高低,在历史复习中处于中心地位。历史复习中,要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变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主干知识网络。例如:把“秦始皇”作为“秦朝统冶和秦末农民战争”一章中的一个主干知识,必须把握住以下三点:第一,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及意义;第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第三,秦始皇残暴的统治及其后果。有了上述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法规性文件,也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必须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制,同时《考试大纲》也是同学们备考必须把握的方向,如备考的范围、难易度的把握、能力要求等均应符合大纲的要求。只有高度关注《考试大纲》,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