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已引起运动心理学家较广泛的关注。本从测量方法、运动结果与归因、运动归因与情绪、自我效能与运动归因、以及其它相关研究领域等五个方面,对运动归因研究的现状作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32.
“体育”,在我国从“体操”到“体育”,从涵盏一切的属概念到广义和狭义之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历程。本提出将“人体运动”作“体育,竞技,锻炼”的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33.
34.
中国武打片生产在李小龙武打片取得国际影响后,成龙和李连杰将中国武打片推向了世界。其中,李小龙以"真实的打"塑造了"功夫武侠"形象,随后成龙以"喜剧的打"塑造了"平民武侠"、李连杰以"审美的打"所塑"文化武侠",相继走出了李小龙阴影,生产了中国武打片武侠形象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5.
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从理想来看待乌托邦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态.武术乌托邦,是关于技击的理想和想象,它既体现在对技术方法的尽善尽美的追求上,也表现为价值目标的全面、多元之上.套路的技击乌托邦体现在套路对武术技击的一系列想象性处理和加工,而表现出繁杂化、精细化、全面化等;技击话语的乌托邦表现在人们对套路动作的技击解释和对武术技击行为(如散打)的美学评价之中;以及"泛和谐"价值观对身体运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价值取向等的话语和追求之中.这种对武术技击的梦想,正是消费社会供给人们消费的内容.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将2008-2011年传统武术研究类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在传统武术历史研究中,从历史学视野研究了先秦、明清、民国武术和武术流派的发展;在武术文化研究中,从文化视野探讨了武术的文化特征、文化传播、器械文化、侠文化。第二,在地域武术研究中,以文化地理学之视角促进了地域武术研究;在太极拳研究中,从历史发展、文化形态、健身...  相似文献   
37.
弧是圆的一部分,是圆中的实体部分,它与另一部分无形的弧——虚圆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虚实分明、阴阳相济的太极圆(如图1)。太极拳理  相似文献   
38.
从文化好奇到文化战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4年3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前不久,他收到一封来自美国堪萨斯州托尼科市30多名中学生写给他的信。在信中,美国中学生向他提了54个问题。其中“温总理,你会不会武术?”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交流中好奇心理的反思。 美国中学生“温总理,你会不会武术?”之问,是不同文化交往中的常态,是一个文化社群对另一种文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想象使然。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对西方即萌发过此类好奇,产生过这样和那样的想象,如从对西方坚船利炮和新型工业的想象,到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向往。同样,十七世纪以前,中国也是西方为之神往的异邦;十八世纪,中国则成为西方启蒙  相似文献   
39.
太极拳锻炼空间的口述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之视角,运用口述史方法,深入太极拳锻炼的田野获取太极拳练习者的实践素材,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太极拳锻炼空间的形成、太极拳锻炼空间的运作及太极拳锻炼空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40.
在前期人类学化研究的探索之后,武术人类学研究现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要研究进路。新时期的武术人类学研究,既要在思考武术人类学定义、揣摩田野调查方法、推敲民族志文本基础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扩展研究思路,也需聚焦武术“‘国之大事’的文化缘起、中国文化的土壤与背景、为人性的文化目的”核心议题,体现人类学研究对于文化自觉的研究价值,推进武术人类学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与本土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