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包括跨境语言的定性和定位;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跨境语言调查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的语料分析了片马茶山人和谐多语的语言生活。指出茶山人的多语生活具有全民性、稳定性、和谐性的特点;并分析了和谐的多语生活对茶山人发展、繁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及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及任务戴庆厦云南、贵州两省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面临着如何尽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别是双语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次来云南参加“中国双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路上听到、看到云南、贵州双语教育的许多情况,耳目一新,很受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景颇语句尾词的语义、语法特点的分析,试图说明景颇语谓语的人称标记与主语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为了增强、扩大句子的语言表达功能而生成的一种语义、语法手段,具有多选择性、多功能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戴庆厦 《中国语文》2012,(5):416-419
汉语和非汉语结合研究,是指通过不同语言的反观、映照,加深对汉藏语的认识。这属于跨语言对比研究。由于汉语在人类语言中的显赫地位,所以跨语言对比在中国主要是指汉语和非汉语对比。汉语和非汉语结合研究,是深化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可行的语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作者14年来培养博士生的体会。主要是: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博士生实际的语言研究能力上;摆正语言学理论学习与提高语言研究能力的关系;要积极组织博士生做语言田野调查;博士生导师在博士培养中要有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11日,我为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系武金峰教授的专著《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写了篇序言,叫做《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大有可为》,发表在《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上。文末我写道:"我殷切希望作者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再做深入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建立双语专业势在必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开设蒙汉双语专业的启示戴庆厦何俊芳我国民族院校的语文专业历来都开设单语专业,没有开设双语专业。所谓单语专业,就是在授课用语上,在课程设置上(除个别课程外),主要只使用一种语言,学习一种语文及其相关课程,即要么...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带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少数民族都广泛兼用国家交际共同语,在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上表现出对共同语的广泛认同;少数民族自我母语出现代际差异;城市少数民族母语使用能力弱化.引起的主要原因在于杂居的分布局面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自身观念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中国语言文字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因而做好中国的语文工作,必须了解中国的语言国情,正确地估量语言文字的功能和价值。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民族平等、语言平等,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构建语言和谐是处理中国语言关系的首要任务,这当中必须看到多语社会存在语言和谐和语言不和谐的两面性,还必须看到多语社会中存在语言竞争的另一面。两全其美是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但存在"两难",所以在双语教育中必须坚持"两全",即母语和兼用语的互补,而不能顾一头而忽视另一头。要加强双语理论问题研究:研究怎样认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关系,怎样认识多民族国家中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的关系,怎样认识母语和兼用语的关系,怎样估计现代化进程中小语种的生命力,怎样估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现象,怎样认识中国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