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老师就是圣人,他的话净是理儿, 乱画。终于有一天,语文老师忍不住了,当咱娃多听老师的话,就能走出一条明明 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的作业本撕个粉的道儿来。”上学前,母亲曾如此对我说。 碎,然后将他拖上讲台,要他当众检讨。男对于母亲说这话的用意我从未怀疑过。 孩被弄哭了,老师又厉声问他:“你父亲是但事实证明,作为人成长途中所接触的 干什么的?”男孩答道:“瓦工。”老师似角色,老师的作用不仅是让你懂得什么, 乎一下子找到了难题的答案:“这就…  相似文献   
22.
谁都知道,美国是最有"钱"的国家,可美国孩子花起钱来,往往却不象有的中国孩子那么"大方"、随意,甚至不顾一切,他们对"钱"的理解也比中国孩子深刻得多,这得益于美国家庭早期的"金钱教育"。其一,教孩子如何使用钱。在美国,许多家长都把教孩子如何使用钱作为必修的一课。教育孩子多是从使用零花钱开始的。具体指导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等。同时,家长尽可能将孩子零花钱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过程,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当一  相似文献   
23.
那天周末,林老师处理完学生的作业后正准备回家,突然从外面传来一阵阵争吵声.林老师心想:现在学生早已放学,老师们恐怕也都回去度周末了,还有谁在学校?林老师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决定要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24.
班里有个学生小陶,自从进入中学,父母就为他制订了严格的学习和活动计划.每天除了做好各科作业外,还要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和习作.其中,周一到周四,聘请家庭教师在晚饭后开一次"小灶",以增加各学科的"营养";周六和周日分别参加少年宫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和美术培训班.他的时间安排是:早上6点起床读英语,中午或下午放学后做作业,晚上"小灶"后花半小时阅读名著或进行练笔,10点半睡觉.  相似文献   
25.
操乐发 《河北教育》2008,(11):28-28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管理者,校长对教师的批评有时也少不了。但是,批评的目的并不是“教训”教师一顿,让教师难堪,而是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力求工作的更加完善。在批评时,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讲究批评的艺术,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操乐发 《山东教育》2011,(7):127-127
一家公司董事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向下属许诺今后自己早到晚归。可有一次。他看报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为此。董事长愤怒至极,到了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来无端训斥一番。  相似文献   
27.
曾经有段时间,在一些地方,校长被当作"老板"喊来喊去.想想也是,背靠老板椅,面对老板桌,看那派头还真有点像是企业的"老板".  相似文献   
28.
在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校长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治校策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校长能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内部改革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也有些校长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着眼于眼前利益、小团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办事凭情绪,管理任“个性”,结果有碍于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全校停课打扫除”——眼中只有“面子”一次,学校接到通知,县教育、卫生、防疫等部门要联合组织中小学卫生大检查。为了赶时间,给检查团一个好印象,校长当即决定,全校停课一下午,…  相似文献   
29.
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山区中学,原本默默无闻,三年前的"新课改"实验,却使它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不仅"升学率"上去了,而且各项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由此引得不少同行前去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30.
每到毕业临近,总有不少学生情绪忧郁、顾虑重重。面对中考,再加上家庭、社会对升学考试的过分关注,本来心情就很复杂的毕业生更显得迷茫,许多学生在离开老师和母校时神情木然,分别场面冷冷清清。有些曾经挨过老师严厉批评、与老师有"过结"或与同学有过"恩怨"的学生,则怀恨在心,想乘机"发泄"一把,一时形成了离校前的"毕业乱象"。对此,学校和老师都感到十分痛心。倘若让毕业生就这样怅然地离开学校,对"过激行为"被动应付,就会给他们的青春年华留下灰色的记忆。为了给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抓住毕业前夕这一契机,我们特意组织了一次"让我们留下最后的精彩"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