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导言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石器时代,香港地区就有中国先民在此居住与生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分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香港地区属于南海郡的番禺县,从此香港便正式纳入了中国的行政版图。近代以前,其文化教育与内地无异,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所习者不外乎子曰诗云,以致仕为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22.
23.
生活教育运动的历史及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教育运动的历史及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周洪宇操太圣生活教育运动是“五四”以后兴起的一种提倡和推行生活教育的运动。这场运动酝酿于20世纪初期,兴起于2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30、40年代,其后,因种种原因而渐趋沉寂。但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  相似文献   
24.
25.
杜绝"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试图将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特别是要揭示消费社会及其文化给大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讨论大学教育的商品属性、大学教育商品性的实践、大学教育价值中的符号崇拜,揭示出"水课"产生的深层根源,即课堂教学日益失去教书育人之根本,沦为对各种指标、分数、证书等符号的追逐。文章提出要举办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呼唤有教学勇气的教师、营造有生命感的课堂、建立支持性的管理制度,以达到消除消费意识形态的幻觉、扬弃符号逻辑对人的异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26.
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必须对教师专业性的概念进行澄清。对理想型、社会建构型、行动型等各种关于教师专业性认知取向的分析表明,必须对教师专业性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找出各种束缚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制度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因素,才能确定教师专业性提升的起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7.
论教学专业化的理论挑战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虽然从政策文本上已经将教学视为专业,也将教师视为专业人员,但在现实层面上,教师专业性并不高,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也没能体现出一个成熟专业所拥有的基本特征。究其根源,是专业化的特质模式长期占据理论界的话语空间。教学专业化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外烁的“特质”,而非对自身特色的发掘、展示和张扬;是对专业形式的过度关注,而非对职业内容的细致推敲和精致构建。目前,教学专业化绩效不显著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控制能力太弱。因此,将关注视角重新放在教学上,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探寻教师专业性提升的可能,在重新设计权力关系的过程中找寻教学专业化的出路,就有一种战略转移的意味。  相似文献   
28.
29.
北欧国家的教育向以均等、优质为追求目标,然在新公共管理浪潮下,原本远离市场、高度集权、强化集体概念的北欧国家也受到波及。教育改革"政策流行病"渗透并重塑北欧国家的教师教育制度。"大学化"改革将教师教育推向社会的中心,而新公共管理引发的冲突则将北欧教育传统打得支离破碎。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范式中,国家的边界被打破,协调好各种力量成为北欧教师教育所需要应对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0.
表现指标化: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潜规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市场中,人才筛选标准被异化为各种指标,直接影响到招聘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将在校学生置于无形的规训权力的操控之下。为此,本文从沟通理性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在就业市场中筛选标准影响下高校、市场和学生角色的异化,剖析当今就业市场中所存在的话语霸权及其对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后指出,就业市场筛选机制的优化有赖于高校、企业及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