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2938篇
科学研究   585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277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4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一、中国古代史考点扫描:政治上:《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日本情况。西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时,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日本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经济上:汉时,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唐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日本出土了大量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银币。文化上:日本受唐文化影响深远,如都城的建造,完…  相似文献   
82.
83.
“再创造”是把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进行,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如何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呢?在此结合《洞庭湖》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原型启发,全体参与,诱发再创造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启发是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画图作为原型范例来诱导学生的再创造思维。在一段激趣导入以后,我出示了画图“望洞庭”,让学生先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并给这幅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小组交流,再从…  相似文献   
84.
85.
2000年11月21日上午,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水乡建湖向参加江苏省森达杯颁奖大会的1000多位教师做&;lt;落花生&;gt;一课的示范教学.我有幸听了这节课,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86.
87.
作文评改要以学生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语文课程标准较之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新语文课程标准对3—9年级各学段评改习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新教材,也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如苏教版七年语文教材,上下册关于作文修改的专项训练就有四处。本人认为这一变化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在分析基于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教学实验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出航海英语听力教学创新模式,并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变师生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9.
我十四岁那年,为了准备翌年的高中入学考试,除了上课以外,很多时间都在图书馆里温习。尤其放了暑假,每天一大早就到图书馆门口排队,以便获得里头较安静的座位。有个男同学叫T,每天也一定来图书馆。有时候,我早晨起晚了,没赶上九点钟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每逢此时,T都帮我占个座位。我们邻座学习到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面包当午餐,跟着又做功课到下午六点钟。图书馆关门时一起出来,说声“明天见”,各走各路回家。我们之间,显然互相有好感。有一天,T没有来图书馆。整整一天,我心里好像有了个空洞:他怎么了?有事出去了,还是生病了?我感到很不安。…  相似文献   
90.
赋予美与善以不同的内涵,将二者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审美范畴引入艺术领域,进而发展成“尽善尽美”亦即“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出的卓越历史贡献。作为支配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两千五百年的审美观,‘美善合一”固然有其优长和缺陷,但这种观念既经提出,便很快被孔门信徒奉为圭臬,不断发扬光大,最终确立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不二法门,其中奥妙,大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