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晏红 《中学生阅读》2007,(11):12-12
早教咨询一般分为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两种形式。亲子活动是常用的集体指导形式,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同一年龄段婴幼儿发展的平均水平,接受教师面向所有人的指导。但由于0-3岁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大,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出现的个别情况感到困惑和焦虑,希望通过与教师的个别交流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本文在阐述“儿童崇拜”的文化现象基础之上。指出社会文化范畴儿童概念与心理学范畴儿童概念的差异。认为对此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减少家园误会。  相似文献   
43.
我家儿子的男子汉成长起点是比较“低”的,因为从思想意识来说,他平生的第一个志向是“长大了像妈妈一样做饭、洗衣服”;从形体外貌来说,他长得白白净净,女同学称他为“小白脸”;从运动技能来说,他曾在班里倒数前三名;从性情兴趣来说,他老实、胆小、爱哭、不爱运动……我很羡慕  相似文献   
44.
长期以来,性为人们所忌讳和回避,不少父母至今仍难以用一颗平常之心去对待,认为和孩子讨论性问题,不仅难以启齿,而且有失长辈尊严。因而,对孩子的性问题,要么采用愚民政策,要么用高压手段解决。当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要么愚弄孩子:“从山上捡的”、“从沙滩上扒的”。要么“啪”一个耳光,“小孩子别七问八问!”孩子一个很纯洁的“性”  相似文献   
45.
比较是中国诗歌欣赏的重要传统。没有比较就不可能有中国诗歌一代接一代的承传。中国现代新诗发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艺术特征必须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加以确立。从郭沫若和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新诗对西方诗歌的接受与变异,尽管西方诗歌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因为各自的艺术渊源、文化精神及人的生存方式的不同,中国新诗与西方诗歌也有鲜明的差异。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既要用情感去感受情感应和,用生命去感受生命感动,还要对诗歌外在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所蕴含的内在韵致进行把握与阐释。  相似文献   
46.
去年暑假,我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某著名高校做教师。儿子的户口从河南随迁到北京,并将在这所高校的附属小学读小学三年级。两地的语文和数学进度没有差异,可是这所附小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当时已经学了四册,儿子原来所在的学校却没有开英语课。如果儿子的英语学习跟不上,不但以后的学习无法进行,而且直接对他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于是我买来了四本书和磁带,琢磨着怎样在暑假一个月里给儿子补习四册英语。拿到书后,我庆幸这所学校选用的是一套科学的英语教材,很符合小学低年级双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47.
晏红 《家庭教育》2004,(11A):38-39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8.
晏红 《家庭教育》2007,(6S):8-10
学习是孩子的专业必修课,快乐则是家长和孩子的公共必修课。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家长都应该把家庭营造成为亲子共同体察快乐的港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晏红 《现代家教》2000,(10):16-17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力,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得到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导、引导、诱发及培养,才能发展成智力。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抓起。  相似文献   
50.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1):15-17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涵涵的妈妈看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老师讲话的时候他自己玩,一会儿问他听见老师说什么了,孩子茫然地瞪着大眼睛;下一个活动是老师讲故事,正好涵涵听过,老师讲的时候,他不断地插话,老师说其他小朋友没有听过,请他陪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故事听下来。涵涵坚持不了多久,又站起来插话,干扰了其他小朋友完整地听故事。这些问题在家里不明显,到幼儿园就变得明显了,怎样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