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北京一次大型诗歌朗诵会上.朗诵了舒婷的这首诗,那拨动心弦的声音使无数听众长久地沉浸在一种神圣的激动之中。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成为朗诵诗中新的经典。它的魅力何在呢?  相似文献   
12.
文艺作品要能感染人,理论文章要能说服人。这是评坛旧话。进入智力社会,对文章作品的老式要求显然不够了。读者的心智开启,相当一个部分要从作品里索取金钥匙,文艺作品应负荷起开发读者智力的任务。一般说来,读者都希望手头的读物包孕着智力因素;而智商较高的篇章,又大抵不会出自愚钝者之手。如此一来,作者智慧—→作品的智力蕴含  相似文献   
13.
早期现代长篇叙事诗是现代叙事诗最初的花朵 ,不可多得的菁华之作。它不似现代抒情诗一刀挥断与传统诗歌的脐带 ,而是以较为亲和的姿态 ,表现出与传统叙事诗同源的民间情结。本文试图揭示其情结之处诗人以现代立场和眼光对传统的承继和发扬、创新与丰富 ;展示民间的滋养所给予叙事诗的色彩、芳香和情味  相似文献   
14.
写作课程教学在大众教育时代面临新境况、新任务,急需进行一些改革。文章回顾总结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应是象征体本身的那个具体形象,而是它所暗示的约定俗成的普遍性意义,或者是非确定性的其它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认为,象征就是在知觉符号和某种意义之间建立起隐秘的联系,并把这些联系显现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知觉符号即作品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从黑格尔关于象征型艺术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由于“意义”或“理念”“本身还是抽象的,未受定性的,所以不能由它本身产生出一种适合的轰现方式,而是要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跨文化传播的进程中,陈香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文章论述了她的共文化家庭和多种文化身份的形成,为其跨文化传播活动奠定了基础;而她的跨文化实际上可视为第三种文化取向,即在融合异质文化时,超越异质文化而造就新的文化形态。她在实现自己的第三种文化时,反映了对人类文化新的追求。同时,陈香梅是积极的跨文化传播者,她的传播策略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七里香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这是一曲哀惋的相思曲.初恋时的罕洁至纯,真挚热切,  相似文献   
18.
感受的敏锐、丰富、独特是一个文学家的才能和第一特征,这已是众所公认的。它规定了艺术感受的品质,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区分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艺术家对一株松树的不同感受。由此,我们便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判断: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变成文学家的心理现象才有可能变成文学现象。蝉是一种昆虫,是大树的敌人。然而在诗人的眼中笔下它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唐代有咏蝉三绝:  相似文献   
19.
纯情诗漫论     
纯情诗最能表现人生理、心理、美感和首先的全部真实的体验,表现人复杂而完美的感情。本文论述诗对爱情的文明发展所起的直接而不名忽视的影响;纯情诗永远面临的矛盾题所创造出的美丽价值:不管是以复杂的感情回首不堪的青春,以如水的柔性长久地守望如梦的佳期,或以哀怨凄婉的伤感去着色遗憾的意境,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文章力图展示这类最富个人感受的体验的诗中,表现在初恋、思恋和失恋的不同景深中的心灵图画,以及那图画中纯美迷人的诗之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学会做研究工作,既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凸现的重要途径,又是一个学者成型和成器的必要条件。有指导性的、有成效的引导学生尽早地获得研究意识,强化训练学生写作学术论文,即是写作教师应该担当起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如何选题入手,就在阅读体验和问题导向中如何获得一个学术兴奋点、如何了解研究现状来决定自己进入研究的方位、如何伸缩选题范围确立选题角度等作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