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基于STV三角营销的湖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STV营销三角模型,在分析湖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体育旅游产品的战略形象设计、形象塑造策略以及价值驱动3个方面分析湖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认为在营销战略上应完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关注目标市场选择,制定旅游规划;在开发和营销策略上,应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及优化组合;在营销价值上,应重视突出湖湘文化及体验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92.
曹刚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43-45,60
莫言作为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文学创作与百年中国文学的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莫言小说的阅读,可以发现在他的小说中鲜明体现出了一种"田野"意识。这种"田野"意识不仅表现在"说书人"立场的确立上,也体现在"田野"的独特空间特征上;莫言小说的另一特征在于向读者展示人性当中的"朦胧"地带。这两方面的努力成为了莫言在世界文坛上获得相应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不变的主题。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具体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呢?对此,本文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4.
曹刚 《中国德育》2010,(10):42-43
早上刚下第一节课,一个学生就跑到心理辅导室,“老师我们今天在寝室捉到了一个贼!”说着就把一个学生从门外推进了门。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很弱小的学生,身上穿着名牌衣服,脚上套着名牌鞋。我让其他同学先回去,在没有弄清真实情况下不能张扬此事。  相似文献   
95.
守法的精神是公民基于对法律的价值合法化的认同而自发形成的守法动力,是出自内心地视遵守法律为道德自觉的主观理念。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守法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规则意识,它又体现为三个层面:规则至上、注重程序和对权力进行制衡。二是正义感,包括权利意识和相互性两个方面。三是公共理性,它是守法精神的一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6.
曹刚 《中国德育》2008,(11):92-92
程序伦理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不但关注道德决定的实质性内容,而且关注做出决定过程的独立价值和道德意义。传统伦理学不具有程序伦理的特征,因为,程序伦理之“程序”特指现代程序,即不只强调程序的过程性特征,还强调程序的交涉性特征。程序的交涉性特征赋予了程序一种价值倾向,即所谓正当的程序。可见,  相似文献   
97.
曹刚 《教书育人》2009,(6):32-33
近几年,随着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对部分民办学校教师进行了症状自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存在以下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8.
罗伯特  清崎  曹刚 《作文大王》2007,(12):24-26
  相似文献   
99.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夜驾的歌声》一文中的小男孩为了把德国鬼子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就故意装出一副天真、幼稚、顽皮的样子,使敌人  相似文献   
100.
1.蒙目运球(图1)方法:运球队员用布条或其它物体蒙住眼睛,人手一球,教师发令后开始运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运球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