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广大边远地区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以及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较低。开发边远地区,并使边远地区各兄弟民族共同致富,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边远省区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中原、沿海省区相此,相对落后的面貌并未根本改观。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缺乏。为  相似文献   
12.
如今生活中静电到处存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二氧化硅膜的厚度越来越薄,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蔡文甫做出的重大贡献还没有得到普遍而认真的研究。文章对贯穿于蔡文甫文学和出版活动的内在精神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总结了他的独特贡献和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基层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引出研究问题,继而对我国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做了归因性特征描述。结合当前研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并对群体性事件演进过程中参与各方(主要是基层政府跟公众)信息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弱化信息不对称角度提出了基层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 2 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 ,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而它对高校开设的以书籍为主要检索对象的社科文检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 ,如何对原有社科文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从宏观的层面而言,是对于一个地区文学创作与编辑状态的原生态"留影";而从微观的层面而言,则类似于为"这一个"刊物刻绘"年轮"——那几乎是同步的回顾与总结。它既是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读者了解、追踪香港文学的触角,亦于此可见主其事者对香港文学一片挚爱的内心。  相似文献   
17.
《国粹学报》以学术为武器,“微文见志”,宣传“排满反清”,倡导学术经世,是清末民初最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其实《国粹学报》从一开始就是学术刊物,一些学派仅仅根据其政治态度的变化而予以否定和批判,未免有失公允。作为主要办刊人和主笔者的刘师培,为该刊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政论和学术文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国粹学报》在不同时期的办刊倾向,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国粹派思想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素以擅写短篇小说为世所重,又被誉为“中国现代童话之父”,而他的散文,风格独具,自成一家,也是有口皆碑的。早在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阿英、郁达夫就先后在《现代十六家小品·序》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作过高度评价。 但叶圣陶的散文长久以来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结集,一些选本所收录的,又不外是《藕  相似文献   
19.
庐隐以独特的风采,亭亭玉立在“五四”作家的行列中。庐隐的小说,虽然呈现着现实主义的总倾向,但她主要所写的,是人的感情世界、感情生活、感情纠葛,是人们的“灵海潮汐”。她的大部分作品中,汹涌着一股感情的热流。读着它们,就如在静谧的深夜,倾听一位胸无城府的挚友如泣如诉的絮语;又如独自凭栏,耳闻远方如怨如慕渐传渐近的萧声,在你的心头逗起了莫名的伤感,甚至感到一种无端的隐痛。在庐隐的作品里,有她辛酸的眼泪、焦灼的呼号和深沉的悲叹。更有她至情至性的一颗文心。在本质上,庐隐实在是一个纯真的、浪漫的、也是痛苦的抒情诗人。她的抒情方式更多地承袭着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代作家中,叶圣陶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重要的、某些方面是开创性的贡献,这是早有定评的。可是,他本人却一再申明:“作家不是我的职业,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要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光荣地位的老作家不以职业作家自居,而以当了多年“为她人作嫁衣裳”的编辑和教员为荣,他的坚执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襟怀,实在令人敬佩。七十年来,叶圣陶辛勤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