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0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近几年高考都要求自拟题目。明眸善睐的标题是高考优作闪出的第一道亮丽,而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拟题是扮靓文章眼睛的有效方法。下面用列表形式荟萃2002高考优作拟题时运用的修辞方法,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72.
曹津源 《学语文》2003,(6):14-14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 ,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 ,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吟诵这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们必须通过鉴赏故都纷繁多姿的清秋景象 ,捕捉、感悟社会风云、个人遭际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进入作者精心敷设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具体地说 ,这样的心灵投影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开篇 ,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 ,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  相似文献   
7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把"报刊"列为语文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报刊"这一普通的语文课程资源呢?下面以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的有关新闻报道为例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74.
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给出下列材料:“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相似文献   
75.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引"得"滥"而不精、不准,"引"而不"析"、不"证",使议论文变成"观点加引语",这是中学生运用引证法的常见失误。作为理论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发挥引证法权威性和说服力强的优势呢?《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76.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相似文献   
77.
谈中学语文课文中的成语活用曹津源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具有特定含义和定型结构的固定民组,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稳固性。一般不能随意变动,但有时出于立意和表达的需要,作者会有意.识地对相沿习用的成语作临时性的翻新改造,这种变通用法就是.成语的活用。其类型大致...  相似文献   
78.
79.
曹津源 《初中生》2006,(29):10-13
[原文] 在事关民族存亡的机会前 (剧本、三类文) 某考生 时间:1936年某夜.[不明确,应点出月、日.] 地点:西安.西北军驻地.[也不明确.]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张学良:(肃立)[应有地图、电话机之类的道具.] 杨虎城:少帅,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呀!你快说话呀!要赶快作决定了![缺少表情提示.]  相似文献   
80.
茶声·生命     
曹津源 《中学教与学》2004,(10):F003-F003
我喜欢倾听水的声音.因为水声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生命.尤其在沏茶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