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21.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许多重要性质,特别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根据问题的图形特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巧妙构造直角三角形,往往能够迅速找到解题途径.现略举几例解析如下:例1如图1,△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是AB边的中点,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ED,求ED的长.解:连接AD,因为AC=CD,所以△ACD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DB=∠DAC,因为∠ACB=∠ADB ∠DAC,而∠ACB=60°,所以∠ADB=30°,又∠B=60°,所以∠BAD=90°,则△BAD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D2=BD2-AB2=42-22=12,在Rt△EAD中…  相似文献   
122.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0)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判别式△=b2-4ac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利用它不仅能判别方程的根的情况,还能解决其他相关问题.有些问题,用常规解法来解比较困难,若根据其结构特点构造方程,巧用判别式,不仅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迅速找到解题  相似文献   
123.
实数大小比较是中考及数学竞赛的常见题型,不少同学感到困难,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本介绍几种比较实数大小的常用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探索型问题便是近年来考查这种能力的一种新题型,探索型问题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发展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中考中频频亮相.本文仅以两道2006年探索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的存在的中考题为例,解析如  相似文献   
12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在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方法后.对于一些一元一次方程,不拘泥一般步骤,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等往往可使问题化繁为简.例如:例1解方程①20x·-53-3x0-·22·4=3·08·1-x;②0·x4-0·180·+040·3x=3.解①22(2×x0-·35)-5(53x×-0·2·24)=101(03·×80·-1x),即(4x-6)-(15x-12)=38-10x.解得x=-32.②101×00x·4-1001(00·01×80+·00·43x)=31××44.即140x-18+430x=142,故10x-(18+30x)=12,解得x=-23.评析没有先去分母,而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26.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是初中数学的一种思想方法.有些问题,若用常规方法解比较困难,而根据其结构特点,巧  相似文献   
127.
开放探索题是考查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极好题型,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解析如下.开放探索题是考查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极好题型!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解析如下.下.例1(2005年福州市中考题)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解析: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由PC=PD,可以推得∠PCB=∠PDA.进而可以推得∠PCA=∠PDB.若添加∠A=∠B,则还可推得PA=PB.这样在△PAC和△PBD中,∠A=∠B,∠PCA=∠PDB,PA=PB,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易得…  相似文献   
128.
有许多等腰三角形问题,由于未给出具体的图形,经常出现多结论情况,解题中漏解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类命题时,需要将等腰三角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讨论,才能获得完整的解答,切忌因思维定势误入“陷阱”而造成漏解.现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129.
朱元生 《初中生》2007,(3):23-25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是中考和数学竞赛的常见题.解决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作差比较法,但对有些二次根式,需要根据根式的特点,灵活选用解法,否则计算量极大,且易出错.现介绍几种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0.
朱元生 《初中生》2007,(5):23-25
在解二次根式问题时,常因概念不清、方法不当、忽视隐含条件而误入“陷阱”,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现就几类常见错误,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