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元生 《初中生》2009,(1):36-39
一次函数最值问题是一次函数的具体应用,更是各种考试的热点.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这是现实生活中的最值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目标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可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2.
朱元生 《初中生》2009,(7):30-3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现以2008年部分省市中考题为例,归纳析解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3.
同学们在解二次根式问题时常因概念不清,方法不当,或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或考虑不周而误入“陷阱”,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现略举几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74.
同学们在解二次根式问题时常因概念不清,方法不当,或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或考虑不周而误入“陷阱”,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现就几类常见错误,举例剖析如下,望同学们能引以为鉴,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5.
正方形是有多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既具有矩形的一切性质,又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有关正方形题的证明与计算,一直为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 例1 (1998年上海市闵行区)已知:正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E是AB延长线上一点,MN⊥D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N(如图1).(1)求证:MD=MN.(2)若将上面条件中的“M是AB中点”改为“M是  相似文献   
76.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既是已学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其关键是弄清楚这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所截得的一对角是同位角、内错角还是同旁内角,然后再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加以判断.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现举例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和数学竞赛经常出现判定三角形形状的试题,三角形形状的判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大都是应用代数或三角函数的知识把题设条件转化成边与边的关系,再根据几何知识进行判定,且方法灵活具有一定的技巧性,现略举几例解析如下:1配方法例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0,试判定△ABC的形状.解析将已知等式变形配方,得(a-b)2+(b-c)2+(c-a)2=0,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则a-b=0,b-c=0,c-a=0同时成立.得到a=b=c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2韦达定理法例2已知α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sinα和cosα是方程2x2-2x+p=0的…  相似文献   
78.
如果已知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怎样想象出这个空间几何体的模型?能不能求出组成这个几何体所需小正方体的个数?这既是同学们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79.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是通分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而有些特殊的分式方程,如果千篇一律地采用通分去分母,则往往运算量较大,且易出差错,甚至难以求解,若能根据分式方程的具体结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解法和技巧,不仅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