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新闻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与传播类教学点已接近700个,每年毕业的学生多达3万余人.由于主客观原因,各新闻院系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往往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煞费苦心,而在人文教育尤其是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却重视不够,加之受新闻界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不少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念、职业精神的缺失,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加剧了新闻行业的某些不正之风.为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高校新闻教育要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对新闻教育专业的挑战,加大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的分量,注意教学内容的通用性与前瞻性,强化新闻职业教育,新闻教师更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22.
“在线访谈”将网络的互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采用了MPEG4等技术,可支持多人实时参与网络互动访谈。在访谈中,受众在观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的同时,不但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在线观看的其它用户乃至于直播室的主持人、嘉宾进行实时交流,实时参与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23.
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成果不可否认,但其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从教学生态观的视角来看,它造成的教学生态失衡不容小觑。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湖南警察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教学生态失衡实际存在。针对造成教学生态失衡的三大原因---生态位的偏离、对耐受性定律的背离和“花盆效应”的束缚,可采取促进生态位分化、营造竞争合作氛围、优化教学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等四条优化生态系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生态翻译学自研究以来,明确了"译者中心"地位,译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对译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译者中心"、"译有所为"、"多维适应选择"等问题,译者的能力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译者中心"出发,探讨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在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应当具备专业能力、双语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五种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25.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传播形式,在快手等平台的助力下,乡村直播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的陌生化、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和乡村生活的陌生化三个方面,对乡村直播的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陌生化的手法一方面增加了乡村直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乡村直播过度追求形式化的表达,对被陌生化的乡村社会加以“再陌生化”。在传统媒体中,农民长期处于被言说的境地,新媒体环境虽然为农民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和自我建构的可能性,但是,本研究发现,乡村直播塑造的乡村形象抽离了现实,是按照城市人的需求制作的无深度意涵的形象,仍然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建构。因此,我们应该对乡村直播加以引导,促使其在乡村社区建设和乡村价值认同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