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它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这种扬弃首先要求我们对“何为传统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需保留的东西”作出判断,进而要求我们通过改革,赋予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以新的价值和意义。以辩证的,而非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课程改革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朱瑛、丁时辉的文章对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一难题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2.
借喻与借代的不同朱瑛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两种修辞格容易混淆,难于辨别,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两者构成的基础不同借喻构成的基础是两种事物的“相似性”,借喻中...  相似文献   
53.
时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课堂上总是尽量给予学生以热情洋溢的评价,敏锐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也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常常主观霸道地以救  相似文献   
54.
延对反馈指在某些情况下,有意拉长信息反馈的时间。目的在于提供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它能起到及时反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纠错。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看法(解答)有误时,教师不是立即否定,而是采用延时反馈的形式,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行纠正。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开始有部分学生认为“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个罪人。对此,教者既不说对也不说错,而是引导学生:“他是不是罪人,我们学完课文再来讨论。”等课文学完了,那些原来认为“我”是罪人的学生。自已认识到过去看法不对,并说明了原因。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主要分析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结合我国的教育改革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及实施。  相似文献   
56.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用有“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像”字句很多,然而,它们并不全是比喻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喻句。就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十二册的统计来说,在102个“像”字句中,比喻句53个,而非喻句49个。因此,弄清“像”字句中的非喻句对正确认识比喻句是十分重要的。非喻“像”字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像”为副词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在等什么。(第八册《钻石》)妹妹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  相似文献   
57.
“啦啦啦,今天天气真正好,真正好,好朋友们就要到,就要到”,小猩猩乐呵呵地唱着歌。今天晚上,小白鹤、小刺猬、小蝙蝠、小松鼠和小马五个好朋友就要从老远赶来作客了。  相似文献   
58.
潘岳人品论     
潘岳人品构成具有多重性和变动性,既有“必立功立事”、佐君定邦的理想,也不乏关注民生的真情;既未坠“正道直言”的公心,亦难免依附权贵的俗行和沦为帮凶的污点;在宦海沉浮的痛苦中,萌生过隐逸山林的高情,却又不甘于“人未尽才”的勇退的人品构成及其特点。潘岳的诗赋,也恰成为其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向人们展示了他复杂人品中美好的一面。因此,不赞同根本否定潘岳人品和为潘岳人品全面翻案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59.
小语课本中几种比喻的变式江苏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朱瑛明喻、暗喻、借喻是比喻的三种基本格式,但由于比喻的灵活多姿,以及汉语丰富的表现力,比喻还有许多变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的变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引喻──先引设某一事象,然后以其类似的特征来比喻另一...  相似文献   
60.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却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课程实验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