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走出价值本体论研究的误区朱荣英价值本体问题即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作为决定整个价值哲学研究的性质和方向的逻辑起点,理应首先得到明确的解决,以便能够在最根本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确立“范式”,进一步作深入探讨。然而,学术界恰恰就此问题争议最多...  相似文献   
62.
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批判继承、丰富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和新局面的基本诉求与迫切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创新体系能够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现实需要。我党9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史,综合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文化底蕴;推陈出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价值选择,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功能定位;返本开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3.
"人类中心论"单纯从人的生命意义、价值与尊严出发,否认或者忽视自然界的生态位次与系统平衡,把人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随着主体能力和主体性的不断自我膨胀,人类对自然界的肆意征服和无穷算计势必把人类逼入"自我中心困境"。基于反思这一困境而建立的"反人类中心论",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局,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整体利益虚置并与反人道主义不谋而合,不仅削弱了对生命个体内在价值的尊重,而且最终成为一种生态法西斯主义。而唯有将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二者高度融合的"生态中心论",才真正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中获得了某种层次上的重大跃迁,使当代人真正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并与自然达到了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64.
为破解笛卡尔身心两离又内在统一的哲学难题,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曾做了种种试解,但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而只在主观观念中实现了身心统一。现代经验论对这一求解感到失望,而试图将精神的因素归结为物质的因素予以求解,即通过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来消除形而上学弊病,但因语言的固定界限而窒息了思想的内在活力。因此,现代存在论主张通过实现语言学转向以突破语言的逻辑限制,在生存命义中找到一条破解笛卡尔难题的可能路径。然而,将"此在"视作语言性的诗意存在,仅为求解这一难题找到一种虚幻可能而非可行之策。在语言学范围内,笛卡尔哲学难题是无解的,只有诉诸马克思实践观,这一难题才有望得到科学解决。  相似文献   
65.
作为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哲学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并与之内在相关。然而,当代学人从多元维度对之所做的机械僵硬的比附和漫不经心的任意解读,曾一度严重遮蔽了它的当代价值和本真精神,导致其泛意识形态化和自我边缘化,并使之面临丧失自我规定性的危险。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指导方向,并将其原有的前卫思想、先锋理念先行地注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中,重新唤起当代学者的时代良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持,必须以科学的研究范式,去摆脱当代哲学多元取向所导致的差序格局和价值负载。  相似文献   
66.
朱荣英 《天中学刊》2006,21(1):39-41
从古代人的问题发现到近代人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再到现代人的生存欲望张扬,西方哲学特有的人学精神和人文指向虽几经周折却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其人学取向上的这一切努力,在后现代主义精神自虐、自杀行为中却发生了断裂并陷入荒诞,从而昭示出当哲学与人学的价值勾连被打断后而势必产生的虚无主义走向。  相似文献   
67.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特殊之处在于它在自己的生存中生成了自己的本质(存在);而且,此在的自我生成,是在神秘的情绪体验一畏、烦、死中,由于人领悟到自己是被抛进自己的多种可能性的筹划之中,从而克服“共在”这种异在,才出离沉沦,直面此畏,向死而生的。海德格尔的这种自我生成观,实质上不过是唯心主义先验自我本身的神秘内省或主观反思而已,它既非现实的社会生成,亦非真正的实践生成。这一点,与我国传统哲学力主人的社会生成或社会认同有别,更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生成相距甚远。明乎此,才能走出当代人学研讨中因偏离实践、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生成的“准存在主义”误区。  相似文献   
68.
朱熹理学及其喻象与转识成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理学玄奥之至 ,却能“化民成俗”且历代不衰 ,影响久远 ,皆得益于他善于借“物指”和“意象”去宣示哲理。本文仅以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物喻”和“诗象”为例 ,以凸现和表征“转识成智”即化理性和经验为智慧、“化性起伪”、化理性为德性和德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意义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现代理念在当代中国的过量引介,现代马克思主义已悄然发生了后现代转向。它的突然崛起曾使学届不少同仁对之充满感激之情并将之视作我们当然的“同道者”。但是,由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中的广泛播撒,在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同时又暗中执行着一种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对之所作的有距离的肯认,而且是对之“解构策略的一种运用”。因而关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解答就显得异常棘手,对之持简单的拒斥抑或盲目乐观的拥抱立场,皆非明智之举,惟有培植“中国化”的时代立场,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推进其民族化进程,并完成向马克思主义本性的真正复归。  相似文献   
70.
邓小平的价值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本质,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关于价值主体、价值主体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论述中。在邓小平的价值论中,价值主体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突出表现在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的“为我”与“自为”性;价值客体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和条件。邓小平的价值论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