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正>"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的立意往往是中考作文胜人一筹的关键。综观成功的应试作文,作者往往能够透过表面的人或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终写出立意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让其情有独钟,打出较高的分数。  相似文献   
52.
<正>技法指导《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曾经这样吟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诗句是借柳絮来表达对未来幸福的向往与憧憬。其实,在写作中也可借外物、外力来使文章增色,深化文章的内容。可借之力,其实就是写作中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写作中的"常客",譬如夸张、联想、想象、拟人、对比、衬托、铺垫等等。那么,如何让这些手法恰当地服务文章的中心,贴切地传递自己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53.
正【写作导航】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经典广告词:"药材好,药才好",意思是说:要制出好药来,其根本在于选用的药材要好;同理,我们若想写出一篇优秀文章,就要在选材这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做到精当。下面以近两年的满分或高分作文为例,谈谈作文选材的技巧。一、选材真实,流露真情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不说假话,这是考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说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54.
《满井游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所写的一篇山水小品。文章层次清晰,意新语工,字里行间飘逸着早春的芬芳,清新轻俊的情调令人神怡气爽。全文共有两段。第一段写北京一带“花朝节后,余寒犹厉”,人们“局促一室之内”,纵令“冒风驰行”,最终还是“欲出不得”。好一  相似文献   
55.
学习目标 1.了解抒情方式的种类并明确它们在适用范围、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2.熟练掌握记叙文中的抒情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知识储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记叙过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所写的人、事、物、景等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使形象更加突出,以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直接抒情,就是直截了当地抒发内心的感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把感情融合在人、事、景、物之中,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56.
[一技]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局部的具体描绘,或是对情节发展中某一细微过程的形象展示.它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最小单位,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许多文学作品都因其中传神而经典的细节描写,在读者的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比如朱自清父亲苍老的“背影”,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于关键处驻足,于细微处慢绘,何其妙也!  相似文献   
57.
李仰臣 《语文天地》2011,(22):61-63
[题型探微]话题作文具有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行文的自主性、创新的导向性等特点,便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在今后的考场作文中将会占有一定的比重。为此,我们应给予话题作文足够的重视。从目前情况看,话题作文的类型有: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给出"话题"及要求;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作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帮助学生理解话题;③材  相似文献   
58.
还原法,就是根据问题的答案都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的原理,将问题还原到原文中,通过搜集、筛选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而寻求答案的方法。现结合例题谈谈还原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9.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与进步,既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难言的尴尬。比如网络的日益普及。给人们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克隆技术的划时代飞跃,给人们带来的是福还是祸?手机、电脑走进千万家,给人们带来的是便捷还是辐射?……  相似文献   
60.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常会出现调整班主任的情况,对于即将接手新班级的老师而言,如何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自己,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对继任班主任的一次有力的考验.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新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