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8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提出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视觉定位模拟系统的视觉标定方法。该方法采用等距网格来实现图像坐标系向世界坐标系的转化,使用平移法得到摄像机坐标系与模拟吊具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最后可以确定模拟集装箱和模拟吊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实现模拟集装箱的装卸。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资源的不断增多,公众对档案数据获取的便利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瑞士联邦档案馆记录了瑞士两百多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中,不断探索实现档案资源的关联与共享模式.本文就瑞士联邦档案馆网站的特色功能展开研究,总结瑞士档案馆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国内档案馆网站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3.
大学治理现代化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提供了三重逻辑遵循: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育增值过程;去主体中心化,激发内生治理意识。在实然状态中,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在认知、方法和实践层面陷入窠臼,即面临为了评估而评估、工具理性的遮蔽、多元主体的失衡等现实缺憾。由此,以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新时代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进路应为:一是坚持理念与行动并构,构建学生参与评估的能动框架;二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创新健全常态化的监测评估方法;三是坚持自评与他评统一,形成多元协商共治的有机格局。  相似文献   
284.
针对煤炭企业采掘工作建立一套由定性和定量指标组成的绩效考核流程。对于定性指标建立了一套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定量指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来确定,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KPI的权重和多目标规划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经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解决了煤炭企业目标分解的困难,有效保证了采掘工作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从而推进煤炭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85.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药“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非遗的挖掘、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对外译介传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从译介学的视角研究中医药非遗对外译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中医药非遗的对外译介传播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286.
“空间”的浮现及建构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现有研究图景及空间理论的成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转向奠立了基础。高校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全景性和生产性持续推进着劳动教育的自然化、去规训化、生活化和创造化。从现实样态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存续着作为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作为认知前提的知识空间,作为共情支撑的人际空间,作为活动浸润的体验空间。四种空间类型存在着“分殊与合一”相统一的关系逻辑,既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在具象感知、符号认知、主体关怀、主客行动等层面的重点廓清,又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目的、关系、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共在、共生、共享和共创。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中心化、强关联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7.
在国际产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赋能,借助多源数据驱动并辅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竞争与发展提供高效、精准的竞争情报智慧服务变得日益迫切。因此,亟须探索系统化的多源数据驱动下的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机制,营造协同化、体系化、可持续性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环境,以保障各服务要素协调稳定运行。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竞争情报相关工作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提炼出47个初始概念、12个基本范畴和4个主范畴,在梳理范畴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多源数据驱动下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机制作用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以“需求偏差最小化-情报认知最大化”为核心的供需耦合机制、以“数据动力-智能技术-服务生态”为核心的协同保障机制、以“全面感知-个性定制-情境引导”为核心的联动管理机制和以“政府赋能-用户蓄能-共创释能-反馈淬能”为核心的动态优化机制,最终形成“目标-核心-升华-延伸”四位一体的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288.
劳动教育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物理学科作为教学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责任,所以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依托科学社团,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策划,以形成系列创新课程。即一方面,教师要全力挖掘生活资源,以改进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感知、思考、表达和交流,然后在师生和生生交流过程中将思维引向深入,如此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289.
探究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期揭示隐藏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背后的深层次起因。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情境,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310份问卷数据,分析前因变量的不同组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路径影响。研究发现:导致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高持续使用意愿的组态路径有6条,导致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低持续使用意愿的组态路径则只有1条;“知识内容质量”“主观规范”“社交满足感”和“自我效能感”4个前因变量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组态影响路径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研究结论可以拓展和深化信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并可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等在线知识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标准、提升运营水平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90.
经过对学术语言符号裹嵌的话语规则的解构,普常化的“内卷”是指一种倦怠、无奈的学习心理以及由此而来的低水平徘徊的学习状态,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然而,其隐匿的问题逻辑是:群体合谋建构的话语是否真实反映大学生学业“内卷”的现实状态。基于现象检视,“内卷”利用技术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了话语内涵的多次更迭,并在群体现实体悟的实在基础上,因应网络互动的高频延展(利益群体的广泛共鸣)、信息干扰的催化煽动(资本裹挟的焦虑贩卖)、期望落空的异化后果(艰难突围的固化效应),导致其湮没于“后舆情时代”滋生的“概念丛林”中,呈现“情绪的影响力超越事实”的泛化模态,并加剧焦虑情绪的泛滥。由此,复归理性的可能路向为:在高校树人上,强调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在个体慎独上,注重从“外源倒逼”走向“自我和解”;在舆论治理上,主张以“正和思维”取代“零和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