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对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和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老师,快,不好了,张大勇的手臂被李雪用剪刀戳伤了,血流了一大摊。”学生臧振北慌里慌张地冲到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考查了中国大、中学两个层次英语差生的归因方式之间的异同,以及同一层次内部归因方式的异同。首先,通过开放性调查,获得了中国大、中学生归因方式的几种主要倾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半封闭式的问卷调查,考查了大、中学差生的归因方式。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成败有着一些新的归因方式,大、中学差生在归因方式的倾向性方面没有差异,但各层次内部差生的归因方式之间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的抑郁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一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大一至大四的7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抑郁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出生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抑郁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被试抑郁状况有显著差异;抑郁总分及抑郁状态的各个侧面均与自尊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追求“立德树人”。那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更应该注重育人。因此,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展开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开展高校思政教学,而且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但是,现阶段思政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局限于课堂、思政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存在问题就要敢于挑战,敢于探索路径,如此,才能使思政教学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形成协同育人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6.
结合砖混结构的特点从设计者容易忽略的角度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7.
2009吉林省SDH数字微波改造,改造站点之多,改造速度之快,历来少有。项目工程涉及许多现有站点的改造和新建站点的开通,现有站点已运行多年,无论从路由设计还是站点维护管理都已具备一定的程式和规模,但新加站点的开通和将来的维护运行管理就成了这次改造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从新开站点的路由设计,站址选择,交通运输规划等几方面出发,我们引进了Google Earth全球地图参考系统来降低选址及路由勘察设计的难度。  相似文献   
28.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首先遵循与人际交往的原则,掌握与人交往的技术,修养与人交往的品质,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9.
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办法已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受到广泛认可。但还存在招生办法区域化、竞争力度不足化、技能测试复杂化的现实困境,对职教高考考试制度的构建带来挑战。基于区块链技术,重建考试组织架构,由“地域分散型”到“一心多元式”;重塑文化考试组织形式,由“组织复杂化”到“全过程控制”;重构职业技能考查模式,由“局限性考查”到“全方位展示”,使区块链技术赋能于职教高考考试制度,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30.
综合性工科院校地质专业,通常教师数量较少,办学规模不大,实践平台等综合力量都难以与地质院校相媲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综合性工科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地质类研究生培养成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学科渗透、方向交融、产学研结合这种社会亟须的复合型人才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就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包括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教育,进行学科交叉和方向融合,打破二级学科界限进行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建立研究生野外实践创新基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