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提法: 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7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5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内高教界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毋庸置疑,这些反思与思考对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裨益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53.
正习近平同志最近谈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的确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最伟大梦想。"中国梦"能否实现,教育乃关键之一。近年来,社会中存在对教育持续不断的批评。教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尽了很大的努力,也梳理了教育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但成效并不明显。原因何在?其实是有一个最大的结没有解开,此结不解,仅仅在教育的一些细微地方作一些小改小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54.
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业界、人才市场和科技发展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应适时地进行某些调整或变化.文中提出了边界再设计的概念,即专业、课程内容等的边界都需要再设计.边界再设计即是调整或变化的主要体现.本文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中边界再设计的驱动因素和主要内容,并对边界再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析.  相似文献   
55.
论开放式高等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较为共性、最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开放。真正的开放应该缘自高等教育的内在理想,开放并非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但它几乎可以统领高等学校所有的基本任务。开放可以使大学更容易发现问题、抓住机遇、摆脱困境、追求卓越,进而促进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生态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56.
分析对比总结提高──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复习建议李培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新知识内容较多,一些概念容易混淆,在进行期末总复习时,要注意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复习时,大体上可按照课本上总复习练习题的内容编排顺序进行。先复习数的...  相似文献   
57.
大学和中学有许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学不都是灌输式学习,而是应陔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谈到中美大学生差异时曾说过,中国大学生相对欠缺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58.
2012年2月12日,享有世界乐坛顶级盛宴之称的格莱美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落下帷幕。23岁的英国歌手阿黛尔不负众望,凭借专辑《21》一举囊括“最佳流行歌手”“年度最佳专辑”在内的6大奖项,这个体重近200斤的胖女孩,却以“灵魂歌手”美誉扬名全球。  相似文献   
59.
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在当今文风不正、官腔盛行、空话套话连篇的风气下,作为一名高校的领导者,李培根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的"用心讲话"能穿透这么多青年人的心,引起这么多人思想与情感的共鸣,真是难能可贵。在2000多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这篇演讲不仅在华中科技大学掀起波澜,也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热议,堪称近年来不可多见的领导演讲精萃。现将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0.
一、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是重中之重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中国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中华崛起至关重要。中国在没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时,恐怕还不能说是真正崛起。最近在高等教育界,人们谈论很多的是如何使我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这涉及的问题自然很多,其中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需要好的高等教育理念。而关于高等教育理念,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又是什么?我们认为,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