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高肥力条件下,不同预留行宽度对冬小麦边际效应影响显著。边1行增产幅度随预留行宽度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宽度后,增产幅度减小;预留行宽度增加,边2行增产不稳定;边2行比内行增产3.28%~12.01%,平均增产6.84%。不同处理的内行产量差异不显著,预留行宽度增加,内行平均增产仅为5%。不同处理小区产量差异显著,随预留行宽度增加,小区产量递增。边行增产原因是穗数、穗粒数显著提高,同时千粒重明显提高。百农64适宜间套作预留行宽度为不低于80cm。  相似文献   
12.
几种新型种衣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小麦出苗率,处理较对照基本苗数提高3.48~13.68%;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处理较对照增产3.8~13.2%,其中以激素增产型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稀植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角果数在稀植栽培中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产量各构成因素分析,油研七号稀植效应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GC-MS分析)测定了皖北沿淮地区播娘蒿种子油脂肪酸成分,采用文献对比法研究了不同地区播娘蒿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皖北地区播娘蒿种子含油量为42.60%,高于四川、陕西地区.播娘蒿种子富含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等,其中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丰富.不同地区播娘蒿种子油脂肪酸含量有明显差异,皖北地区播娘蒿种子油酸、亚油酸含量稍高于川、陕,亚麻酸含量低于川、陕,芥酸含量与川、陕地区接近.播娘蒿种子油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硫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硫肥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提高玉米产量 ,增产幅度可达 1 3.92 %~ 32 .67%。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90、180、270、360kg/hm2的氮肥对播娘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播娘蒿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株高、千粒重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汇油 5 0不同密度下的生育特性、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在每公顷 30 0kg左右纯氮 ,密度4.5~ 7.5万株 /公顷稀植条件下 ,每公顷产量可达 2 90 0kg左右 ,比对照增产 1 1 .9%~ 1 6 .2 %。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沿淮地区目前生产上应用的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抗58的株高较矮,重心高度较低,且其茎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半冬性品种中均是最高的,其产量在半冬性品种中最高;偃展4110的株高相对较矮,穗长和重心高度适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其产量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皖麦29与偃展4110的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产量也相对较高。半冬性品种矮抗58,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和皖麦29可以作为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郑单14是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竖叶大穗型玉米新杂交种。为测定其在本地的适应性及丰产住,我院实验农场引进种植,并与掖单2号,掖单13号作对照,结果表明:郑单14产量达8850kg·hm-2,比掖单2号增产9.7%,比掖单13号增产15%.对大、小斑病、青枯病表现出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20.
以移栽油菜秦优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生长发育、株型、菜苔以及菜籽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进一步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试验设(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360 kg/hm~2)五种施肥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五种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菜籽及菜苔产量的影响。不同的施氮量对秦优10号的株高、有效分枝起点、有效分枝数、菜苔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菜籽产量、"一菜两用"产值影响显著。对无效分枝、二次分枝数、植株鲜/干重、根系鲜/干重、每果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施肥量达到N4(300 kg/hm~2)水平时,无论是菜苔产量还是菜籽产量均达到最高,生长表现最好,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