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41.
【正】知识生成指的是将知识通过教师的精心预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并通过内化构建成自身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一理念是针对传统教学照搬教案,过程过于程序化、机械化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观  相似文献   
42.
写前指导,重在培养学生选材和构思的能力,即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中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能基本掌握文体特点和格式,能根据文章主旨,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外,还应重视作文的批改;写后指导,主要是利用作文讲评对写作训练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3.
李文军 《教师》2010,(17):95-96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小学不知道幼儿园干了些什么,初中不知道小学干了些什么,高中不知道初中干了些什么;反过来说,幼儿园不知道小学要干什么,要求幼儿园作好什么准备,小学不知道初中要干些什么,要求小学作好什么准备,初中不知道高中要干什么,要求初中作好什么准备,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是不能许可的。”  相似文献   
44.
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或者由于急功近利,不能坚持,从而让语文这样一门大学科被一些同学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5.
整体性治理是在对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实践中机构碎裂化和公共服务分割化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从"复杂性—棘手问题—碎裂化—协调—整合"入手,着眼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协调与整合,实与涂尔干理论之整合观有相似之处。通过建构一套容忍的制度、分立或权变的作法、建立交易及相互依赖的方式、妥协或混合,达到政府整合与服务的无缝隙供给目的。  相似文献   
46.
李文军 《考试周刊》2010,(20):223-224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各种原因造成“问题学生”成为学校和老师心中“无法回避的痛”,违反纪律、说谎、叛逆、喜好无常成为他们的代名词,“问题学生”逐渐成为目前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如何看待他们。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成为国内青少年教育专家热议的话题。本文从“问题学生”的成因、表现及相应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承诺"被认为是联结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心理纽带,能有效促成并维系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基于"组织承诺"理论探析高校工科教师的培养机制,并认为,工科教师的组织承诺包含感情承诺、理想承诺、条件承诺、经济承诺和责任承诺等五个方面;组织承诺水平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效能发挥,关系到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的各级组织可着力从团队建设、发展目标、平台创设、激励机制和学科文化等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科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48.
标枪是田径运动技术较为复杂的投掷项目,初学者认识技术存在错误,一些普通的动作概念难以理解,有时造成运动伤害,影响成绩的稳定和提高,在此结合教学经验做简单的原因分析及纠正。  相似文献   
49.
当今社会,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工作、管理和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却在不断滑落。因此,在当前技术崇拜风盛行的条件下,图书馆强调继承和发扬人文精神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李文军 《寻根》2007,(6):39-43
息讼是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屡被提及且极富特色的一个方面。孔老夫子的一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千百年来被中国司法官员奉为圭臬,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由于文化心理及社会现实原因,司法官员们以息讼为能,惟息讼是求。在接到诉讼后首先考虑如何息、事宁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谓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