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关于《巫山·巫峡》中“比之诸岭”的“之”。 “比之诸岭”的“之”,教材(1981年北京出版社和1989年光明日报社版)没有作明确的注释。  相似文献   
52.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整堂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导人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设障立疑、讲述故事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建设一门本专业的在线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目前国内高校在建设"金课"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关注师生课程建设团队的集体效能感,对于确保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及达成学生培养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师生课程建设团队的集体效能感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这一问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个师生团队在三门MOOC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师生课程建设团队中,任务情境、个体属性、群体结构与集体效能感相互作用,并最终对培养效果产生影响.具体来看,任务情境主要包括课程主题、项目时间安排等,个体属性包括能力与相关经验、个人动机、自我效能感等,群体结构则包括成员互动、群体行为、领导者风格等.三门课程的开发实践表明:过于追求标准化的分层培养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而培养学生的快速学习能力并帮助其建立学术自信则有利于提高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55.
56.
李文超 《四川教育》2009,(10):32-32
文本,“生本”,二者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二者不分孰重孰轻;二者缺一不可,缺了文本,课堂是无源之水.师生信马由缰,最终与“知识”渐行渐远,缺了“生本”,教师是“孤家寡人”:独霸课堂,辛苦而“和寡”,更谈不上课堂的生态与和谐。所以,二者不存在鱼和熊掌似的取舍,也无轻重权衡,文本也好,“生本”也罢,都是成功课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7.
阐述多媒体音乐教室在音乐课堂的有效作用,分析其给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突破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困境,需阐释话语与现代性的概念来源,在“精神世界”“社会世界”以及“客观世界”中总结出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三重困境,即技术语言、政治语言以及科学语言,并基于“天地人神”的四元世界以及“欲技道”共生游戏的理论基础,以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3种创新方式——“艺术”语言、“存在”语言以及“游戏”语言作为回应。  相似文献   
59.
李文超  李峰 《考试周刊》2011,(89):184-185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上具有技能型教师多、实验实训设备较为完备,以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种优势,很可能产生大办非学历教育的冲动。但是否付诸实施.完全取决于学院领导在办学上的理念和追求,这很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行为.即只重视学历教育和只重视非学历教育。这两种办学思想都是极端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上要协调发展,互相补充,采取统一集中办学,资源统筹的方法。同时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并加强对基层部门的监督,促进学院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0.
鸡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严重危害鸡生长发育的肠道原虫病。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药物来控制鸡球虫病,由于球虫耐药虫株的出现,政府对抗球虫药使用的限制或禁止,使得用疫苗来控制鸡球虫病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