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章是当代世界政治",本章是对战后五十余年世界政治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章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广、重点和难点多,容易同教材后面几章重复,不是很好把握。本文拟就这一章的教学思路、教学要点、重点、难点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3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大规模武装干涉南联盟内政,公然侵犯该国主权,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稳定,破坏了世界和平,导致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的倒退和逆转。这种新霸权主义的横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一冷战结束,国际紧张局势呈...  相似文献   
33.
全球化进程对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全球化对国家形成的挑战以及解决的方式将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未来国家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不但突破了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传统框架,否定了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国家理论,对其若干核心概念如主权、边界、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质疑,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的相互依存、科技发展、国际组织壮大、跨国运动与思潮、一体化与分裂主义等对现实国家构成了挑战;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国家在形态、职能与相互联系方式上也必然进行调整,未来国家的形态、能力与作用将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即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35.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以主权国家为核心和主导、以联合国为主要合作平台、有其他各类国际组织、国际团体和社会群体参与的国际行为综合体.要防止全球治理"去国家化";全球治理的对象是需要各治理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要反对全球治理"政治化";中国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妥善处理全球治理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为加大对重大选题的研究力度 ,积极追踪学术前沿 ,更多地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刊自 2 0 0 2年起 ,开辟“教学与研究论坛”这一新栏目。这一栏目将不定期开设 ,每次围绕一个主题 ,刊发一组文章 ,从不同角度深化对主题的研究。在此诚望广大读者关注这一新栏目 ,并对如何办好这一新栏目积极建言献策。本期“教学与研究论坛”的主题是 :与时俱进 ,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 0 0 1年 8月 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就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本刊特刊发下列一组文章 ,以期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7.
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同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贯立场。同时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相似文献   
38.
“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是一项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进程相联系的。那些试图离开时代,离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实际,凭着某些概念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做法,是难以促进社会主义理论和事业发展的。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来看,如何认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在本国现实条件下是怎样发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理论的话题,尤其是在时下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时期,更彰显了社会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为了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制定正确而有效的国际战略就成为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在有关第二国际与伯恩施坦主义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看法:第二国际内部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分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手段的策略分歧,二者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因而不是根本原则分歧,更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之争。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以为,第二国际内部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分歧,不是非原则性策略之争,而是根本原则性的争论,也就是说,不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而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