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几乎发生于同一历史时期的现代主义设计和装饰艺术风格,由于产生的时代背景、设计艺术风格、服务对象等有所不同,所以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现代主义影响了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但由于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发展规律,所以它们在具有了各自的设计风格特色的同时,双方还有一种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汶川地震、高铁相撞等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伤痛和警醒。受众也通过媒体及时、客观的报道积极应对。但当前有许多记者因对重大突发事件把握程度不够成熟而常使其新闻报道不够完善。记者只有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注重责任意识,掌握第一手材料,重视事件的关联性,才能准确恰当地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13.
李晴 《地理教育》2006,(2):1-1,28
近年来,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逐步从实验启动阶段转入深入推广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有了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尝试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学校里也逐渐出现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地理教师积极投入教改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涌现出一批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14.
苏海涛  李晴 《师道》2006,(3):6-8
“没听过李敬一教授讲诗词,那你就在武大白读了四年书!”李敬一教授,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学习。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主讲《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等课程,并为全校开设公选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1999年赴法国作学术交流,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播电视系主任。  相似文献   
115.
光收发模块时域特性测试实验是"光纤通信课程设计"课程的内容之一,是"光通信技术"必修课程的后续设计实践课,主要是供学生在一种通用设计平台上进行光纤通信系统设计的系统性训练。本实验将光通信系统设计软件(如OptiSystem)与科研上使用的光通信测试设备相结合,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对光收发模块的测试方案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6.
高师院校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地理科学 (师范类 )专业教育类课程 ,尤其是教育类应用型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十分紧迫。尤为重要的是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和地理课堂教学技能两门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7.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Internet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远程教育己成为Internet最有前景的应用之一,研制和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多媒体CAI课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的特点及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18.
浅议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摇篮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课堂中,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侧重探讨高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基于微学习理论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通过微视频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分析,得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资源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0.
面对地球仪,人们往往会想:生活在 地球直径两端的人,不是脚对脚的吗?如 果我们这边脚朝上,那么地球另一端的人 不就是头朝下了吗?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地球上的万物都要受到地球巨大的引力吸 引,因此重力的方向全都是指向地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