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白墙     
我童年的记忆是黯淡的。大人们闹闹嚷嚷上街游行、造反,斗争别人也被别人斗争;从四川方向来步行串联的红卫兵路过村寨,鲜艳的红旗歪歪斜斜扛在他们疲惫的肩上,虽说给村里的孩子带来了些  相似文献   
72.
采药人     
读罢此文,我们脑海中定会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悬崖峭壁之上,腰系绳索,手握药刀,艰难地向上攀登的饱经风霜的采药人。他翻越过“方圆数百里的连绵群山”,攀援过“最高的山峰”,就这样终年采药,一直到老,老成一架山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3.
闪电     
闪电是宇宙的灵感。闪电是宇宙苦闷的象征,就像文学是人生苦闷的象征。大地的引力无法拉直弯曲的闪电。闪电无法修改。闪电是露天生长的天才。它给天空提供的总是惊世骇俗的思路,它让陈旧的大地读到创世的语言,它让那些鼠目寸光的眼睛看到:有一种心胸和目光,可以穿越尘埃到达无限。闪电是孤独的天才,没有一片云能收留它。闪电是狂草大师,是写意画家,是意象派诗人,它恣意挥霍自己无尽的才华,它并不炫耀也不保留自己的作品。它向我们呈现的是:精神把物质提炼成纯粹艺术的过程。闪电也是谦卑的,在池塘,在小小水洼里,它把怀抱的光芒投进那些孤寂…  相似文献   
74.
我记得那个十八岁的夜晚。我送刚上完晚自习的女同学回家。当时天很黑,我们步行要经过几座野坟,涉过两条小河,还要穿过一片人烟稀少的旷野。我很感激这位女同学对我的信任。她长得漂亮,又很聪明,我蒙眬中爱慕着她。我本来也怕走夜路,但得了她的信任,一下子有了英雄的胆量,不仅不怕,而且  相似文献   
75.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 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相似文献   
76.
雪界     
李汉荣 《华章》2011,(10):17-17
一夜大雪重新创造了天地万物。世界变成了一座洁白的宫殿。乌鸦是白色的,狗是白色的,乌黑的煤也变成白色的。  相似文献   
77.
唐朝的牛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但是,唐朝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含着一管柳笛,有时是一支竹子做的短笛,被他们信口乱吹起来。牧童有时对着河流吹,把一河春水吹成起皱的绸子;有时对着新月吹,把月牙儿逗得久久合不上嘴;有时竟对着  相似文献   
78.
    
万千生灵中最爱干净的莫过于鸟了.我有生以来,不曾见过一只肮脏的鸟儿. 鸟在生病、受伤的时候,仍然不忘清理自己的羽毛.疼痛可以忍受,但它们不能忍受肮脏.鸟是见过大世面的生灵.想一想吧,世上的人谁能上天呢?人总想上天,终未如愿,就把死了说成上天了.皇帝也只能在地上称王,统治一群不会飞翔只能在地上匍匐的可怜的臣民.  相似文献   
79.
眼与墙     
蛮横地,一道高墙隔在中间。盘古开天的那一日,就设计了这道墙又经女娲加固,这道墙遂成为风景。眺望着,眺望着,却望不见对方。左眼思念右眼,右眼思念左眼。终日眺望自己未必愿意眺望的事物,而始终望不见真正的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甚至在什么也望不见的黑夜里,也依然望着什么。常常,为同一道天上的虹久久凝眸,为同一潭深水久久沉浸,为同一个废墟久久悲哀。然而你们谁也看不见谁。两条鱼,就这样在各自的苦海里孤独地沉沦。还到哪里去寻找悲剧?脸,从来就是悲剧的舞台。倘若拆掉这墙,是否就能缔造乐园?也许只是将悲剧修改成了喜剧或闹剧:左眼和右…  相似文献   
80.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