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1 .2 0 0 2年 3月 15日 ,某市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将 5卡车假冒伪劣商品 ,拉到市郊付之一炬。顿时 ,滚滚浓烟弥漫天空 ,持续 4个多小时。对此 ,有人拍手称快 ,有人却认为这样做不妥。你的看法如何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并提出处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建议。参考答案 :(1)焚烧假冒伪劣商品的做法不妥。因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甚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但是 ,采取焚烧的办法处理假冒伪劣商品 ,既污染环境 ,又浪费资源 ,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12.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一次新的发展,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新<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些论述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4.
李洪祥 《江苏教育》2008,(13):61-62
先进的、优秀的继续教育理念要求摆脱俗套,追求丰富的形式和崭新的内容,要求切实以为了人、发展人、造就人为根本出发点,还要求在管理上既要发挥制度职能。又耍激发教师自主意识和内驱力。  相似文献   
15.
问题呈现 案例一:某位教师执教《天鹅的故事》一文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藏传佛教称“喇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之广,是人所共知的。在汉族中,一般称僧侣为“和尚”,称年高德尊的僧侣为“长老”;在藏族和蒙古族中,尊称借侣为“喇嘛”。“喇嘛”是藏语的音译,意为“上师”或“上人”。传播于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的佛教,也就称作“喇嘛教”。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内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它们把凯恩斯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作为基本国策,普遍推行“福利国家”政策,采取诸如失业救济、最低工资标准、医疗卫生保险以及退休补助等福利措施,来缓解劳资矛盾。个别国家如瑞典甚至出现了所谓“终生福利”,公民的生活“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国家包了下来。一时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种现象,就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大肆宣扬的所谓“福利资本主义”,或者叫“人民资本主义”。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呢? 目前就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来说,“福利资本主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垄断资本的高工资、高福利、高物价、高消费的“四高”政策来“改善”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和观点,而且在十四大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农村中小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积极去解决。  相似文献   
20.
探寻文本的适度解读 厘定教学的合理取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试想,如果教师自己对文本一知半解、模棱两可,自然也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品味语言了.文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