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课程设计和教学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致使中小学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发生脱离。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课程理念上,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课程内容上,超越科学世界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上,建构综合时间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课程实施上,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要关心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学生的价值与需要,关怀人的现实与理想,彻底改变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打击职务犯罪过程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行的职务犯罪立法存在着贪污罪构成标准过高、渎职罪成立条件过严、贿赂罪法网设置过松及死刑作用之夸大、资格刑功能之错位、罚金刑地位之缺失等宽严失调的现象,故必须从立法降低贪污罪的构成标准、放宽渎职罪的成立条件、严密贿赂罪的法网设置及废止死刑、改造资格刑、增设罚金刑等。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教学与高职创新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职开设创新类课程非常必要和紧迫。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讲述了机器人的教学平台在高职进行创新教育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一些解决办法以及机器人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并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描述了高职创新教育如何作为科技活动的一个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犯罪,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提倡之必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群体性事件引发犯罪之适用必需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层面。  相似文献   
15.
“两法”实施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使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并面临“非法行医”的指控,这直接影响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学习和工作,所以,相关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势在必行,其中,允许经过一定时间正规训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行医资格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的理念基础之一是恢复性正义的理念,它取代古老和传统的报应性正义。刑事和解存在的基础之二是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刑事和解存在着理念困境与自身困境。刑事和解后,检察官根据刑事和解的结果,在公诉中行使自由裁量权后可以有三种结果:一是和解不起诉;二是和解暂缓起诉;三是和解起诉。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的前提:一是严格适用范围;二是严格意思表示;三是严格操作程序。同时,要注意建立对检察机关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廉政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研究大都倾向于腐败的定义、原因、危害及预防,较少专注于廉政思想探析.毛泽东廉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毛泽东廉政思想进行解读,可以为我国当前廉政制度建设提供思路及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诉裁量权乃检察官行使公诉权限时斟酌处理之权力,充溢着对诉讼进程进行权宜控制的能动属性,其完美运行体现了正义与效率价值的整合,社会公益与人权保障的统一。目前,我国的公诉裁量权制度存有瑕疵,行使效果不尽如人意,亟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寻求公诉裁量权之可持续发展。在立法上通过重新设计相对不起诉制度和增设暂缓起诉制度等对公诉裁量权进行多维探索,协调各价值冲突,以实现司法资源在轻微犯罪案件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之间的良性配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正式实施,对危险驾驶入罪问题,无论在法学界还是在司法界均有不同声音,其中呼声甚高是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对"醉驾"标准做出相关解释。最近,最高院回音对此将以"指导性案例"的形式下发全国法院参照适用,以统一和规范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人们希望案例指导具有接近司法正义、彰显司法理性、整合司法资源等法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务犯罪现象随新农村改革的深入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方面,涉嫌职务犯罪行为日益猖獗,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存在着农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过于简单,预防体系结构不合理.这种现象损害了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的权威性和预见性,也给农村社会关系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提出对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机制作进一步探讨.对推进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法治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